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大顺还是要大明  (第2/2页)
就是谁欺负咱们,咱们就要起来造他的反!”    “现在咱们造朱家的反,打他满洲鞑子,将来咱的子孙对不起百姓,淮军将士也要起来推翻咱的子孙!”    陆四大言不惭,说武备学堂的校训就是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只有那些骨子里不把百姓当人民看的老爷们才会认为这校训粗鄙。    被视为粗鄙的背后是因为这校训赋予淮军将士及治下人民“造反”的权力!    谁脱离百姓,百姓就能起来造他娘的反!    这也是个矛盾体,淮军本来就是封建性质的农民造反形成的军阀集团,作为这个集团的领袖,陆四一方面要给追随他的人荣华富贵,一方面却允许百姓起来造反,更将这个造反精神向淮军未来的中坚灌输,不得不说,陆四为了中国的将来,也是煞费苦心了。    将来太祖本纪上,不知道功过几开。    既然始终尊重百姓,向百姓靠拢,那陆四当然不能做百姓不喜欢的陈世美了。    可迎娶大顺公主的利益又实在诱人,他当真是左右为难。    徐州城内也很快形成了两派。    一派拥明之郡主,一派拥顺之公主。    拥明派以明朝降将为主,如贾汉复、詹世勋、李棲凤等;    拥明派的意见很实在,江南有钱有粮,和他们联合能够让淮军在北方支撑下去。    当然,也与拥明派很多人已经给周王家送过礼有关。尤其是李棲凤,他可找不到第二盒珍珠送给李自成闺女了。    这要是都督娶了李自成闺女,新主母要是知道他们这帮人给周王家的郡主送过礼,怕是以后日子不好过。    拥顺派则是“造反派”,也就是沈瞎子他们这一帮开始就和狗日官兵拼命的河工老兄弟们。    这些人目睹明军滥杀无辜,对明朝自是没有好感。    作为大顺中央任命的官员,武愫肯定是拥顺派。    沈瞎子的意见很有代表性,他说之所以有淮军,是因为明军不把他们当人看,今日大伙既有了能扒拉他朱家的能力,凭什么还要捧着他朱家。    “姑爷是半个儿,他李自成没儿子,将来烧了铺草,这家当留给谁?还不是留给咱都督!”    这话真是把“皇帝的扁担是金子做的”发扬到了极致,敢情沈瞎子以为皇帝的龙床垫的也是稻草。    话糙理不糙。    岳父没儿子,家产不留给女婿留给谁?    问题是,你沈瞎子知道李自成几时死?    真娶了李自成的女儿,李自成又没死,做女婿要不要听老丈人指挥,到时候他李自成让淮军将士替他去打满清主力怎么办?    “江南有钱有粮,娶了郡主,咱们未必就要认他李自成了。等咱们翅膀再硬一些,打过长江也不是不可以。”因为抓俘虏有功而晋升为旅帅的曹彦虎嘀咕一句。    曹彦虎既不是拥明派,也不是拥顺派,而是自力更生派,或者说娶谁都没关系,反正又不是他睡。    吵来吵去,究竟娶谁,还得他陆四拿主张。    思来想去,陆四觉得应该去看看那位大顺公主,至少要深层次了解下这位公主,顺便看看李自成招他为婿的要求是什么。    这要是让他现在带兵西进,陆四多半就要请这位公主回去,撕破脸皮也没办法,他现在不可能带着这点家当替李自成玩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