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二章 北京北京 (第1/4页)
清墨山人见张岱、张原兄弟眼神有异,赶忙解释说少女董nǎi茶是他在泗水边上遇到的,当时他正往运河这边赶,虽说身陷饥荒重地,身上银钱被抢,饿得头晕眼花,心里却是很清楚只有赶到运河边才有活,很多灾民安土重迁,即使挖草根食树皮也不肯逃荒他乡,结果就饿死了—— 在泗水南岸,清墨山人走累了,在边一株大槐树下休息,他怀里还有两个麦饼,正准备吃两口充饥再赶,见一对老夫妻携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也到树下歇息,老翁、老妇年近六十,已经饿得走不动了,一坐在树根下就喘气,话都说不出来,这一坐下去想要再站起来只怕很困难了,那少女在抹眼泪,清墨山人见这一家三口可怜,想着此去济宁应该不到二百里,只要到了运河边,那么多过往商,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怎么也不会饿死,就把两个麦饼取出来,四个人分食,那老翁吃了半块麦饼才有说话的力气,道谢之后问清墨山人哪里去? 清墨山人说去京城,盘缠被打劫了,但他有艺在身,不妨事—— 老翁又问:“有妻未?” 清墨山人道:“尚未娶妻。” 老翁就指着那少女对清墨山人道:“以我女妻汝。” 清墨山人见少女蓬头垢面,一双眼睛却颇美,有点动心,但还是婉辞道:“在下身无分文,前途未卜,不想连累令爱受苦。” 老翁说话很简洁,想必是读过诗书的:“我坐困此,非汝赠麦饼且死,此女托付与汝,我与老妻也可安心往他处谋生。” 老夫妇苦苦哀求清墨山人娶他们女儿,清墨山人只好带着这少女上,走出两、三里,见这少女只是哭,不耐烦了,又把这少女送回原处,然而大槐树下已不见那老夫妻二人的踪影,清墨山人在四周找了个遍也没看到人,那老夫妇饿得手抖脚软,这么一会工夫,又能走到哪里去呢,只有一个可能:老夫妇自知一家三口聚在一起没有活,不想拖累女儿,投泗水自尽了—— 少女董nǎi茶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跌跌撞撞跑到河岸边,果然岸边石壁上遗落一只布鞋,是她老父的,董nǎi茶望着河水大哭,这里河岸陡峭,流水湍急,人一落水很快就会被冲远,清墨山人没那个力气和银钱去收尸,只好劝慰那少女,两个人相跟着往西,夜宿废祠破庙,走了三天,终于到了济宁,那少女瘦得看上去随时要被风吹倒似的却没倒,清墨山人又病又饿又累先倒下了—— “往西是我的吉地,会有贵人搭救,果然。”清墨山人以这句话结束了他的述说,病饿体弱,说了这么一大通话已经气喘吁吁了。 张岱、张原皆叹惋,山东六郡灾情之重、百姓之惨真是让人心惊,那对老夫妇把女儿托付给一个萍水相逢的人而自己寻死,这是何等的悲哀,老夫妇应该是想,一个在那种时候肯让出麦饼给他们吃的人或许值得信赖,就是不信赖又能怎么样呢! 少女董nǎi茶呜呜的哭,穆真真在小声安慰她。 清墨山人恳求张氏兄弟顺带他去京师,张岱道:“京师居不易,你还是回山yīn吧,我赠你二人几两银子费。” 张原却突然想到自己或许需要这么一个能装神弄鬼的人,卜筮之术深入人心,他可以借清墨山人之口说出某些预言,救国艰难,什么手段都要用上啊,便对张岱道:“大兄,就让山人随我们进京吧,也没多少程了,回山yīn更遥远。” 张原让清墨山人在这药铺边的栈养病,待运河通畅就让来人唤他一起动身,清墨山人自是连声道谢。 …… 腊月初二,前方航道畅通了,堵在济宁的上千条航船开始行驶起来,张原让汪大锤进城把清墨山人和董nǎi茶接到船上一起上,那清墨山人服用了三剂小柴胡汤,高烧退后,病大致好了,在船上,武陵终于忍不住好奇心,问清墨山人今年几岁?因为以前在十字街时见清墨山人蓄着胡须道貌岸然,似乎有四十来岁,可现在看起来才二、三十岁的样子—— 清墨山人说了实话,他今年二十六岁,之所以要扮得老成一些是因为太年轻卜卦算命没人信,那三绺胡须其实都是粘上去的,这世道,绝大多数人只貌相。 这事让武陵笑了一天。 清墨山人拣来的那位妻子董nǎi茶在船上洗浴后简直变了一个人,虽然瘦骨伶仃,但很秀气,皮肤也白净,不复蓬头垢面的样子,清墨山人很是爱惜,“nǎi茶,nǎi茶”挂在嘴边。 …… 船一向北,初七rì至聊城又拥堵了一天,说是临清钞关在修复,初九rì傍晚过临清钞关时,文震孟遇到一个相识的友人,是山东青州府诸城举子陈其猷,三年前癸丑科会试时与文震孟在京师相识,泛泛之交,陈其猷携一老仆搭一条商船也是进京赴考—— 文震孟见范文若的船还可以再住几个人,就把陈其猷主仆二人请过来同住,张原过船来向陈其猷了解山东旱情,陈其猷泪流不止,说他的家乡青州府百姓流离载道,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