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电门房_北电门房(1116-112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电门房(1116-1120) (第5/6页)

想这家黑心企业各种口诛笔伐起来。

    同时之前刘亦菲代理律师说漏嘴的那句话也被一些“有心人”记住,所以有关联想早就已经是成为美国公司而非民族企业的深扒贴迅速出现在网络上,“美帝良心”一词一时间是火遍大江南北,雄霸热搜榜一。

    尤其是当很多人发现诛仙系列的电脑,同款式同配置竟然是比美国那边贵出整整一倍的价格,还没有那边送的配件多配件好后,是全都彻底愤怒了,这简直就是把所有国民当傻子在坑,实在是太恶心人了,这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厚颜无耻的黑心企业,所谓的民族品牌国货之光,合着就是专坑自己人?

    不对,对于一家总部早就搬迁到美国,背后大股东跟资本早就变更成美资的美国企业来说,这算哪门子的民族企业国货之光,这就是一家披着民族企业外皮,专门坑害中国消费者利益的黑心外资企业。

    尤其是当那些年报被陆续揭秘出来,中国内地跟海外各大市场的毛利率盈利水平的差额被一点点的揭露出来后,所有网友跟民众都被联想的恶心行为给彻底激怒。

    然后是最要命的东西冒出来了,联想的国有制改革,跟老柳家侵吞国家资产,卖国行为的相关爆料。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出资20万元,由11名科研人员创办的。刚开始的确是中科院100%持股,后来为了吸引人才、激励员工、融资发展,实行股份制改造,才有员工持股、个人持股和民资注入。也正是这个股改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疑窦丛生的事情。

    联想是如何股改的呢?细说就复杂了,这里只做简单归纳,让大家看清脉络即可。

    解释一下,我们常说的联想集团,指的是联想控股,实际上是联想集团的母公司。而真正意义上的联想集团,是指上市公司香港联想集团。

    第一次重大股权变更发生在2000年。当年的“联想控股”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情况为:中科院65%,职工持股会35%,此时联想还是地地道道的国有企业。

    之后联想控股的发展突飞猛进,逐渐形成以IT、地产、投资三大行业为主的多元化集团,联想控股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控股型企业。

    2008年10月9日,中科院通过北京市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出售方式,将29%的联想股权转让给泛海控股集团。正是这一次股权转让,成为中科院失去话语权的开端,疑团也自此而生。

    此次股权调整之后,联想控股股东会确定了新一届董事会,成员5名:柳传志、邓麦村、曾茂朝、卢志强、未立南。

    他们都是什么来头呢?邓麦村为中科院副秘书长,曾茂朝为计算机所所长,而卢志强正是泛海控股集团的董事长,柳传志、未立南代表联想公司管理层。

    这样一来,以柳传志为代表的民资占了董事会3席,国资只占2席,国资在联想控股的话语权发生本质性转移,最大受益人当然就是柳传志先生。

    以上cao作已经够神的了,此后的股权大挪移,更是神乎其神。

    本来,职工持股会持股35%是一个整体,但是后来被分成14家公司(有限合伙),再聚拢成为一家公司,这分分合合就大有门道。

    2009年9月27日,柳传志、蔡金芳、未立南、宁旻、曾茂朝等7人成立了北京联持志同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合伙),柳传志为最大股东。随后,以联持志同为执行事务合伙人,相继成立14家有限合伙企业,而这些有限合伙企业的股东,都是由持有联想控股35%股权的高管和职工分解而来的。

    2009年12月29日,以14家持股会为发起人,成立了北京联持志远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依然是“联持志同”。

    简单说,就是把35%的股权从原来的一份,分成现在的14份,装入“联持志远”,并委托北京联持志同全权负责。“话语权”由原来的一个,变成现在的14个,而柳传志是这14个话语权的总代表,有意思吧。

    此后联想控股股权结构变更为:中科院36%,北京联持志远35%,泛海控股29%,第一次从法理上强化了柳传志的话语权。自此,联想控股的国企性质,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这一系列的saocao作乾坤大挪移自然还没结束,不出意外到了最后,柳传志这个原本最多算是职业经理人的管理人是直接成为了第一大股东,而原本绝对控股的中科院会成为微不足道的小股东,就是挂个名,其中的大头都会被背后支持柳传志的那些境外资本所得,从原本的民族企业国货之光就这样一步步的沦为了美帝良心。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解约1!

    “你疯了啊?这都弄出来了,你不会真要跟泰山会那群人直接撕破脸皮吧?”

    叶羽一脸哭笑不得道:“跟我没关系,不是我弄的,我也是被当成了枪使,这背后还有人,我怎么可能会接触得到这些绝密信息,不过这也算是墙倒众人推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