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第3/3页)
里人来人往,谢夫人一人照看不来,她不放心奶娘带阿鱼,春桃再浮还能飘上天去?卖身契在她手里攥着,回来就回来吧。 她看了眼门外,这丫头穿了身杏白的半旧衣裳,只是发间别了根掐金丝的簪子,也不知哪儿来的,一双狐狸眼,看人说话前都要眨么两下, 你是不喜欢她的长相吧?我见过府里那位,春桃远远比不上。 她说的是禹世子从花楼赎回去的小妾,从良后恢复了家姓,叫蒋灵烟,是个惯会来事的祸害,把王府搅得风生水起不说,连带禹世子和杨裳都成了京中的笑柄,偏偏前者还怎么都劝不住,夜夜往她红罗帐里钻。谢溶溶去禹王府做客时远远见过一次,数九寒天和禹世子两人在花园里划船,飘几颗雪粒子就要弹琴喝酒吟诗作对,像两只附庸风雅冻得脸色发青的野鸳鸯。 杨裳与禹世子没什么感情,两人是父母之命,成婚当日挑了盖头才见面,平日里相敬如宾, 她大可不必在我面前争宠,我只是担心世子的身子。你知道的,世子他杨裳叹了口气,凑到她耳边小声道,不太行王爷王妃也知道,所以压根不指望子嗣的事。可她不知道是用了什么脏东西,太医私下里给我说,世子这些年大把大把填进去的名贵药材怕是被这几个月掏了个干净你都没见过他现在的样子 杨裳捏着杯盖一下下磕着杯沿,低头把茶水吹出一圈圈的涟漪,反正我写了信回云南,王妃要是骂我就骂,骂一顿能救一命,天下没有更好的事了。 谢溶溶不知怎么劝,只能握紧她的手,杨裳反握回去,一抬头抿出两个小酒窝,还好你有儿子,等他说话认人再顺点,你让他叫我一句干娘,我就知足了。说着就招呼银环,把我干儿子抱来看看,我给份见面礼。呀,瞧我这脑子,快把盒子拿过来,给你买的生辰礼都忘了。 谢夫人也恰好进屋,端来三碗长寿面,三人吃着说着,屋里久违地照进了一线光。 五日前使节团行至太原,燕回一下车就看见立在知府身边的熟人,若是说在京中尚且有所收敛,此时的齐世子则脱了那身人皮,遥遥冲他阴恻恻一笑,背着手踱步到他面前。 许久未见世子,连过年都来得及没打声招呼,不知齐王贵体安康? 刘峻不如他身板挺拔,在哪儿看人都是垂着眼睛自上而下,他心里极瞧不起这杂种的谄媚样,看谁都一脸笑,可保准肚子里在流坏水。 他学着他的语气,行了个礼,安好安好,大同一仗打下来啊,天大的病都痊愈了,通体舒畅,这不,还等着燕公子去比划两招。 燕回出乎意料地回道,有幸请王爷赐教。说完也不理他,空手朝知府走去。 刘峻磨磨牙槽,盯着他的背影纳罕,这金眼贼怎么装成个人了?不再一副置身事外的浪荡无能相,他心想,总算是露出狐狸尾巴了。 四下看了一圈,随巡的人马粗略一点只有一户千余人,他瞥见几个熟面孔,只道那娘们下了血本,连五军营和十二卫的指挥使都派出来,真怕这人死在办差的路上,想着他爹的交代,于是皮笑rou不笑地又凑上去,边走边道, 诸位一路辛苦,今夜我请客,让大家好好喝一顿。燕公子,我可给您备了份好礼,一起瞧瞧去? 这章交代了一个大事,就是安西之战的真相,我想了很久选了这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没写得很直白,所以解释一下: 西北指山西陕西,行政区域加军事部署套用了明朝的都布按+九边+巡抚制度,还有明初的宗王出镇边防体系。齐王出镇陕西,有兵有地,兼任了总兵的头衔,第十七章死的巡抚孙沛是太后的人;敬家是从山西发家的,后来封侯入京,山西军事大权二分,一为都布按的都指挥使钱焕,二为大同总兵赵瑜。大同地理位置特殊,钱焕投敌,赵瑜一死,东突厥直接南下,然后齐王再带兵堵上去,可以说他此时兼并了整个西北的兵权。 安西位于新疆那边,被西突厥和吐蕃夹在中间,占着丝绸之路,徐太后把她哥安排在那儿,既不显眼,万一能收回了失了好几十年的地顺便蓄养徐家的亲兵,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是非常有利的。所以他们和西突厥做的交易就是中原源源不绝的粮草&扶持新可汗上位,对西突厥来说让出一块不用的荒地何乐不为,所以第一章开头只有退突厥大军,不会像燕家当初打金人直接俘虏了人家太子,杀了多少多少人这种实质性的战功。 这块写的不是很严谨,请大家看过就算,不要多推敲。之前有个地方改了bug,徐太后的哥哥没有参与传信,我看了下位置山西和安西隔得还真挺远的。 最后补充:燕回的身世不会反转,他爹是梁王,他娘是回纥人,他就是个在东北土生土长的混血儿,男主形象没有大碴子口音(东北话挺好的)。我上一章之所以写入局什么的,可以联想一下这些藩王送儿子进京的目的,还有之前敬廷为什么敢和燕回交好,对其他宗亲敬而远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