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不相干的人(02) (第1/2页)
不相干的人(02)
举凡官宦子弟,如果是在京城长大且从未离开,大半彼此都打过照面,见面的机会简直多如牛毛:直接或转层的亲戚、同学、朋友、偶遇 譬如天生一对,别看现在皆是遇事面不改色的青年才俊,李令之犹记得二人少年时跟着父兄遇到靖王,见礼不得不开口,暴露支离破碎的公鸭嗓,脸能憋得通红。也因此,多年后再见,她也完全生不出紧张。 崔昭因母亲湖陵郡主的缘故,懵懂时就来往宫廷,常坐明帝怀里玩儿。李令之上京后,虽常住渡月桥,不时随靖王去上皇的清思殿,彼时的男孩子们已经到猫嫌狗厌的年纪,有空就去跑马踢球,不爱到长辈跟前卖乖。 崔昭不是她应该有印象的人。 李令之面露为难,只道:崔通判纯孝。 没见过?可惜了,崔攸之当年很喜欢你呢。女皇一眼看穿她的装模作样,感慨顿生,他一直想要个女儿,见过你一回,直说有女当如是,听说还问舅舅收不收阿昭做婿,舅舅似乎没不乐意。照这么算来,你同崔昭还有个婚约呢。 越说越不着调,李令之喉咙里一口茶实在咽不下去,险些被呛死。 靖王明明对崔台主说的是,婚事他不算正经长辈管不着,得去寻她哥哥。怎么到女皇嘴里就成有婚约了? 女皇品鉴才俊的标准向来简单粗暴,她自己是个艳光四射的美人,于是首要看重外在,得是金玉,才能有幸得她打量几眼内里。崔昭的皮相远超女皇的基准,又是熟悉的小辈,理所当然得到了她热情的垂青。 不考虑一下吗?阿昭很会长的,小时候模样就一等一,长大一点没歪,同他哥哥还有几分像呢。 女皇忆起往事,笑容略黯,眼底流露淡淡的惆怅。 那小子小时候活蹦乱跳得像只猢狲,成天嚷嚷要做大将军,湖陵总担忧他一言不合要往西北或辽东跑,一定想不到长大还是从了文。不过我算算,阿昭得有二十多了罢,好像大你有点多 女皇的念叨戛然而止,因为突然想起一个重要问题,老崔给他订过婚吗? 应该没有? 李令之抹了把咳出的眼泪,不知道该无语女皇的后知后觉,还是她对崔相公的随意。 崔昭要是有好婚约,也不会独个漂泊在沧州那么些年。看在女儿面上,未来岳丈也会尽力捞一把。 崔家当初似乎的确有意给他订门亲,可他别居守孝,之后直奔制科考场,顺利考中成了官身,即便崔相公位高权重也不好强硬地管了。 李令之其实挺佩服崔昭。 人果然还是得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哪怕当个小官,也比做相府的富贵闲人好。 她暗暗惭愧自己不求上进的女冠理想,不知一旁的女皇心思早飘远了。 中年人有一项特征,不分男女,显著非常:热衷搞拉郎配。 女皇做公主的驸马是亲娘选的,做皇帝的皇夫是自己挑的;女儿女婿青梅竹马,过程一点儿没让她cao心;儿子还小,未来的国母需要慎重,儿媳妇八字目前还没一个撇。 年纪渐长,女皇一颗大家长的关怀之心日益泛滥,本朝宗室近支唯有靖王府值得她上心,热情于是全投射给了兄妹俩,这几年对各家闺秀与年轻才俊越发地关切。 李成平订过两次婚,两个未婚妻都在交换庚帖后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有点不好办给传成了淮南王克妻。京城闺秀避之不及,他本人于是也意兴阑珊。 李令之乖巧和顺,却缺根筋,毫无女儿家的旖旎心思,入道至今不提还俗,大有效仿靖王余生修仙问道的意思。 女皇深深为兄妹俩的不着调糟心,忍不住道:平日不当值多出去玩儿玩儿,别老闷在洞玄观里。 李令之身为观主,在自家地盘别提过得多舒服了,吃穿用度无不精细,庶务自有执事搭理,闲来住回去,曲江风流任意赏玩,入夏时时能泛舟垂钓,入冬也能信步浏览梅林胜景。 在女皇跟前,她自然不能太向往悠闲,只诚恳地道:阿姐,您知道我性子喜静,平日给您当差之余也会与朋友相约小聚,日子过得挺好。 女皇翻了一个优雅的白眼,好什么,过得好还整天往道观钻?入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