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之动力帝国_第87章 要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7章 要求 (第1/2页)

    “宁叔,我们引进的f4战斗机,机首下方装的那个圆柱型部件应该是an/alr—2红外探测系统吧”梁远问道。

宁雷在电话里“嗯”了一声。

“我在aia过一份美国海军十年前做的评估报告,an/alr—2红外探测系统对打开加力后燃器飞机的探测距离在40公里左右,不过由于经常出现虚假报警的问题,因此美国海军对其评价不高,在后期生产f4a型战斗机时,就把an/alr—2红外探测系统换成了an/axx—战术摄像侦查系统。”

“an/axx—战术摄像侦查那东西,宁叔也应该用过吧?”

“用过。”宁雷说道。

“小远,你打算让格鲁门把an/alr—2红外探测系统升级成an/axx—战术摄像侦查系统?”

an/axx—战术摄像侦查系统的核心就是一个远距离的光学电视,在了一遍。

“小远,你确定科技园能把光电雷达研发出来?七十年代空军可搞过这东西,后来失败了,生产出来的产品g"/>本就无法装到飞机上,做地面测试时光电雷达的误报率高得吓人,505研究所认为三十年之内光电雷达都不可能走向实用。”宁雷的声音里满是不可思议。

共和国早在七十年代就研发了被称作光电雷达的第一代irst红外跟踪与搜索系统,当时是为了侦测美国高空侦察机而搞的项目,限于共和国工业基础有限,第一代光电雷达的样品生产出来后g"/>本无法投入使用,当年负责研发的505所,把所有需要改进的问题汇总之后认为相关技术难点获得突破至少要花费三十年的时间。

“宁叔,505研究所真的说过要花费0年时间?”梁远好奇的问道。

得到宁雷肯定的回答后,梁远倒是对505研究所的研发人员佩服万分。基本上505研究所的判断没有错,别说七十年代了。就是在八十年代,限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水平,irst红外跟踪与搜索系统技术也没发展成熟。

世界最先研发irst红外跟踪与搜索系统的法国和以色列,在八十年代初期都曾试制出样机,样机除了误报率较高外,重量也接近半吨,g"/>本没有机载的可能。

实际上,除了逆天的美国人把这个进程提前了五年。在95年年中定型的f22战斗机上部署了irst红外跟踪与搜索系统,余下的发达国家都是步入新世纪后,才突破了机载irst红外跟踪与搜索系统的种种技术难关。

irst系统如此难产和其需要高等级的半导体工业支持有关,构建irst系统的核心,是强有力的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实质是把irst系统探测到的微弱目标信号,与类似于太阳闪光的伪信号或者和云层之类的背景信号逐步分开。最终提取出真实目标信号。

因此irst系统必须具备一枚十分强劲的数据处理核心,可以将红外、微光大视场强背景下,检测出的弱小目标和各种伪目标信号、背景信号即时处理掉,形成有价值的、连续的空中事态信息,反映到战斗机驾驶员的座舱显示系统上,这就要求数据处理核心必须具备瞬间处理几百万个多边形的能力。这才是irst系统成功的关键和难点所在。

以电子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直到九十年代中期,能满足irst系统的数据处理器都寥寥无几,当年叱咤风云号称硬件机能顶级的索尼pystation游戏机,在994年底发售时。多边形处理才勉强达到三十多万/秒,距离满足irst系统几百万/秒的需求还有很长的距离。

“宁叔。我国外的技术文献曾说过,目前irst红外跟踪与搜索系统的瓶颈在于数据处理,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处理器的x"/>能一直在翻着倍的上升,早晚会突破这个瓶颈的,到时最让人头痛的高伪警率问题就会解决掉。”

“国内目前在研的处理器只有科技园的c2,我估计在日常电脑的应用上科技园也竞争不过国外的产品,为了c2处理器的前途,只能找些别人不上的活混些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