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四十五章 特高压 (第1/2页)
求月票。有月票的兄弟投一张来吧) “江东电力集团,跑过来凑什么热闹?”刘建国也觉察到事情可能比他想象的要严重,却又不明白事情有多严重,看着别人听到苏恺闻打来的电话之后像给点了xue似的,忍不住发声问道。 谢芷低声问她爸:“向宝文过来,是谈特高压项目吗?” 向来足智多谋的谢海诚,这时候心里也完全没有底。 电流通过电输送,在同等电压下,会有跟输电距离成正比的损耗;而随着电压的提高,同等距离的损耗又会成几何级数下降——这是初中物理就教授过知识。 当前地方上主要以地级市骨干火电厂为主干,形成以110万千伏高压线为主流向区县覆盖的区域电网模式,获得相当良好的经济效益。 淮能集团目前在淮海湾的火电布局,就是这种模式,在东华,以新浦、梅溪、天生港等火电厂集群,形成总装机容量达一百五十万千瓦的发电规模,向东华全域供电。 平江、徐城等地,则以青沙电厂、渚南电厂为供电骨干。 要想一家火电厂,往更远的地方输送电力,还能控制住电网损耗比例,那只有大比例的提高输电电压,但是500万伏、1000万伏特高压输电线的工程投资格外巨大,绝非普通高压线能比。 此时,唯有巨大的输电规模,才能将线工程上的巨额投资摊薄。 此前也不是没有人提及过要在淮西上特高压项目,淮西地方甚至一直都在做推动工作。淮煤东出这个概念被正式提出之后,淮电东送作为一个子概念,各方面也在加紧研究,但始终没有得到重视,原因是多重的。 仅仅是将淮西电力输送到江东省缺电的核心地区去,就需要架构三四百公里的特高压线,仅初步的线投资就需要二三十亿。 同时,为了使这个特高压线的巨额建设成本摊薄下来,在淮西形成的输电规模不能小,火电集群的装机容量可能要达到四百万千瓦以上,才会有经济效益。 这么大规模的火电集群,投资就至少需要六七十亿。 而这么庞大的火电集群,同时需要有一千二百万到一千五百万年产能的新增煤矿为此配套服务,这个投资又高达二十亿左右。 淮西特高压项目,要想做下来,初步投资再节减,也要一百个亿。这同时又涉及到江东、淮海两省,涉及电力、煤矿两大行业的超大型项目,环节错综复杂。 不要说目前地方电网都有自己的骨干电厂,都有自己的核心利益要维持,区域电网之间矛盾重重,最终整个项目分为线架设、火电集群以及新增煤矿三部分,各方面参与三个环节的出资比例怎么确定,最终的利益在三大环节上怎么分配,都是有着极大分歧。 可以说,淮西特高压项目的难度,要比徐东铁复线改造工程高出一个数量级,更难啃,更艰巨。 沈淮要给大家带来的“惊喜”,就是要在淮西上特高压项目吗?梅钢有能力主导这么大难度的项目吗? 如果不是,江东省电力集团党组书记向宝成为何又在今日专程赶到徐城来,跟李谷、淮西市委书记段敬明见面?如果不是特高压项目,李谷、段敬明需要专程跟省委书记钟立岷当面汇报工作? 想到如此,大家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以徐城炼油借壳重组为契机,启动渚南、新浦大炼化项目,已经过去有两年时间,梅钢憋到今天都没有什么大动作,大家都以为沈淮接下来会上更大规模的新浦钢厂二期工程,没想到他憋足了劲,就等着在这关头,要他们的后脑勺上抽一闷棍。 也难怪前段时间叶选峰出现在嵛山,推动淮能集团介入嵛山的旅游开发,沈淮对此完全的无动于衷——也是,面对一个上百亿的超大型项目,淮能集团介入嵛山的旅游开发,又算得了什么? 看着大家脸都阴下来,刘建国还故作轻松的说道:“估计他们也是刚刚接触谈这事;退一万步说,特高压项目叫他们谈成了,又能对淮能怎么样?” 谢芷抑住心里的嫌恶,看了刘建国一眼,心想这家伙除非靠着他爸妈、他舅在外面招摇撞骗,还有点什么能耐? 淮能集团目前在淮海湾地区的地位,是由煤电联营及渚江中下游形成的火电集群决定的。 淮能电力在渚江中下游形成近四百万千瓦的发电规模,每年用煤近一千七百万吨。淮能煤业投资十亿,收购淮西地方矿井并增产扩产,目前才形成七百万吨的开采规模;淮能视淮煤为竞争对手,其他近一千万吨的用煤缺口,现在主要改向淮西地方上的煤企购买。 煤矿是淮西的支柱产业,经过这两年的高速发展,淮西煤矿总开采量还不到五千万吨,其中还叫淮煤集团占去五分之二。一千万吨煤采购量,就足以叫淮西地方官员都要看淮能的脸色行事。 一旦梅钢主导特高压项目上马,火电集群及线上的巨额投资不说,为特高压项目配套,每年就需要一千六七百万吨燃煤,就能立即对淮能在淮西市目前所形成的影响力形成压制。 淮西市委书记段敬明到徐城来,跟沈淮秘密会面,却不知会淮能一声,就是明证。 而淮能集团掌握徐东铁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