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6 (第1/2页)
乾元帝给的有银子有点少,地方官不作为还贪婪。 而且,地方官都哭出一番道理:他们都是在替前任填补亏空。 有些是欠了百姓的钱粮,有些是欠了富户的银子。 至于县衙的官仓与民仓,全部都空了。 什么时候空了,大家都不知道。 乾元帝额上青筋爆綻。 一个个跟他打擂台来了。 贪官污吏贪,他迟早斩尽杀绝。 眼下却不能发作,还得依靠这些贪官安抚百姓。 各州府已经死了上千人。 乾元帝八百里加急,命州府开仓放粮。 乾元帝明旨通令各督抚衙门,自圣旨下达日,再有百姓冻饿而死,追究督抚的责任。 不能胜任者,允许就地向钦差请辞。 这意思很明白,别跟朕再说什么官仓民仓空虚,官仓民仓空虚,你就是贪官,就是颟顸无能。 德不配位,你就退位让贤。让能干的人来干。 这日已经腊月初七,圣母皇太后的忌日。 乾元帝却在召集智囊十三与张阁老议事。 他是跳脚骂娘,受灾三地的奏折丢了一地。 乾元帝指天画地:“个个都是高枕软卧的老太爷,丰收年好吃好喝不纳税,受灾了就跟朕伸手,什么东西? 这样做官猪狗都会,朕要他们何用?” 十三与张阁老不好插话。 千百年来,为官者都是这般,有事了要么向上伸手,要么不管不顾。 真正替百姓担忧的官员,实在少。 乾元帝见两人不做声,十三只是默默的把奏折一个个捡起来。 他有些不好意思:“朕急躁了,这些胡吃海喝的官大爷实在让人生气。” 张阁老这时禀奏道:“启禀陛下,论理,陛下登基,应该开恩科。” 十三把奏折归位:“总督布政使这一级别,在下面就是土皇帝,没有谁敢跟他们争锋。 即便有人看不惯他们,奏折也不能出省府。 臣弟以为,既然这些人不听话,您为何不另外设立一套班子,与之抗衡? 这般,一来可以互相监督,而来也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张阁老到:“十三爷的想法是不错,总督与布政使按察使原本就有相互监督之意,只不过理念跟现实有很大的差异。 微臣以为,关键在人,而不在衙门官职。 再有,为了避免官官相互,微臣以为,得加强通政司的作用。 这些年,因为锦衣卫的强势,通政司已经成了摆设了。” 乾元帝挑眉,通政司其实不是摆设,只是,嘉和帝年纪老迈,总是狠不下心来处置那些违法乱纪之人。 这也不怪嘉和帝。 嘉和帝血腥登基,朝局不稳,鞑子扣边,西域入侵。 嘉和帝刚登基的十年,几乎在马背上治理天下,跟许多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些老臣有些多年征战,有些舍命相救。 嘉和帝欠了许多人的性命。 忠顺王就是债主之一。 故而,嘉和帝心里,这些人跟他君臣相得,就是他的老兄弟。 他活着,绝不会对这些人动手。 这些老臣如今看乾元帝就是个儿皇帝,他们有上皇撑腰呢。 乾元帝眼里,这些人颟顸无能,却尾大不掉。 然而,他刚刚搞掉了那么些老王府,马上又针对这些封疆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