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_分卷阅读38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87 (第2/2页)

不欠赋税。

    长江黄河沿岸容易发水,会治水抗涝,旱涝保丰收吗?

    甘肃如何解决干旱蝗灾的问题啊?

    阅卷后,乾元帝觉得有大有收获。

    举子提到改良植物品种的问题,种植抗旱高产的作物。

    有的举子言之凿凿, 福建有人种植某种作物,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种作物有轻微的毒性。

    据说木薯只要丢在野外, 就能自行生长, 对于土地要求不高。

    唯一的缺点就是生长期很长,但是,它可以作为一种储备粮食。

    年景好,各种细粮丰收,它可以煮酒,也可以晒干,打成木薯粉,作为储备粮。

    也有人说在福建有人种植甘薯,甘薯跟木薯的区别就是生长期短一些。

    但是,目前来说还没有熟练的种植技术,产量如何正在试验。

    朝廷可以组织试种甘薯。

    因为有人说,这种植物是一种外来植物,在西洋十分高产,只是咱们不知道具体种植方法。

    乾元帝看见这种文章,十分高兴。

    大月朝一般不愿意给附属国赏赐粮食作物的种子,却暗搓搓想要引进藩国的高产植物。

    一个朝代,只要百姓吃饱肚子,安居乐业,这个国家不强盛都很难。

    有举子建议,灾荒年可以推广福建的占城稻与玉米。

    占城稻产量低,但是它耐寒耐涝,生长期短,只需要两个月就可以收割,很适合灾后补种,应对青黄不接的过度时期。

    只可惜口感不好,地主朝廷都不收这种米,只有穷苦百姓愿意吃,或者用作马料。

    因为大半百姓没有土地,二地主又不收这种稻米。

    故而,百姓也不敢种植。

    玉米耐旱产量高,是前朝流入我国的外来品种。

    玉米产量高生长期也不长,很适合山西甘肃辽东种植。

    只是因为它口感不好,地主老爷不愿意收这种租息,无产只能租赁的佃户,只能被迫放弃种植。

    举子建议朝廷进行干预。

    在甘肃山西辽东推广玉米甘薯木薯三种农作物。

    福建种植占城稻玉米甘薯,都有完善的技术,户部可招聘福建的善于种植的乡老为技术指导,在全国推广。

    乾元帝高兴得很,找到小花精大肆显摆:“梓童来看,这三种作物若是能够推广种植,天下再无饥民,乾元盛世可期也!”

    木薯甘薯小花精都没吃过,不敢发表意见。

    她说道:“这个选拔乡老似乎可行。只是,若是朝廷不加干涉,户部不派遣专门的司农下去监督推广。

    这举子说的很清楚,这几种高产作物不能推广,是因为地主与官府不接受这种粗粮。

    丰收了,他们依然无钱可以缴纳租息与赋税。

    百姓虽然没土地,可是要缴纳人丁税。

    这两点问题不解决,百姓基本无路可走,推广作物就是句空话。”

    乾元帝面色一肃,却是颔首:“梓童所言极是,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不受人欢迎的作物,丰收也会成灾啊。”

    这话就不是小花精能够插嘴了。

    她已经给乾元帝泼了凉水,清醒了脑袋,得罪人的事情已经帮那些内阁首辅们做了,剩下就该他们动脑筋了。

    一年几千银子的收入(俸禄加上赏赐红包,官儿越大红包越大),比她这个皇后的俸禄还高些,不能光拿银子不干事儿。

    小花精看着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