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31 (第1/2页)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全家人的温饱,让家里的男丁生出血性。 八百户人家昭示着,兵马司招收到了八百名愿意去辽东驻守的壮丁。 这八百人直接编进了北城兵马司,开始cao练起来。 明年北上,基本已经可以当成老兵使用,站岗巡逻。 头一次竟然募集道八百人,乾元帝很高兴。 从前移民都是朝廷用军队驱赶,有些人故土难离,闹出许多惨烈之事。 这八百户却是高高兴兴,全家欢喜。 不过,在登记名册的时候,还是发现,愿意北调的百姓,多半出身山东与陕西、山西的贫雇农。 河北江西湖北河南这些籍贯的百姓,打死了也不愿意去关外。 他们宁愿回故乡要饭吃。 腊月的增加人数太快,库存的衣衫不足。 小花精在功勋人家中再次发起募捐,很快替这些愿意北上的家庭募捐到了足够的衣衫被褥。 当然,那些宁愿讨饭也不愿意通过双手成为地主的难民,也没有不管。 只不过,吃的穿的就要差一点,分得的衣衫就要薄一点破一些。 北上寒冷,像是毛皮的衣衫优先给他们。 太后娘娘看着这些宁愿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也不愿意参加以工代赈,难民北调,甚是感叹:“说什么故土难离,不过是懒惰成性。” 小花精说道:“谁说不是呢。媳妇仔细问过,都是没有土地的贫雇农,故土难离不过是怕苦怕累的借口。 都说穷则思变,这些人宁愿懒死饿死,也不愿意变通一下。母后不知道吧,京都眼下出了一件比那些宁愿讨饭也不愿意北上的稀罕事儿。 有一家人出来逃荒,家里有两个儿子、两个孙子,却让十三岁的大孙女改扮男装参加征召,想要混过一个冬天,被发现后审问一番,方知一家之主的祖母的打算,预备明年春上领了安家的银子不辞而别,要打要杀都有大孙女顶着。 您说说,天下怎么有这么狠心的父母长辈?” 皇太后道:“这就是女子的悲哀,老婆子也太狠毒了,既然报名了,就不能放过她,偏要她的儿子去。” 小花精道:“如今他们一家被收监,移民已经成了他们将功赎罪的唯一出路。 那老婆子至今还舍不得儿子,听说跟兵马司提出要求,改成让大孙子参军,让大儿子一家移民去辽东。 兵马司不答应,她在监牢里哭得差点断气。” 皇太后苦笑:“都是儿女,何苦要分亲疏呢? 西汉窦太后也是这般想不通,想要夺了孙子的天下给儿子,结果落得被长子孙子怨恨。” 什么老儿子大孙子,真正遇到生死关口,还是儿子最亲,孙子孙女都可以牺牲。 小花精道:“听说那女孩真的愿意参军去漠北,可以朝廷不收女子。” 这事儿一出来,小花精便命紫苏跟进。 这样有志气的女孩子,肯定不能让她落得个被官卖的下场。 太后言道:“历史上的女将军除了商汤的妇好,几乎都没有好下场。女子跟一班老爷们混在一起,名声就坏了,将来如何嫁人?一辈子都完了。” 小花精暗道,正是因此,她才想替女子争取一个同工同酬的机会。 小花精会让紫苏跟进,就是看中了这个孩子的志气。 她会改扮,有家庭的逼迫,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