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4 (第2/2页)
知的人手中。最先从药材中发现甲骨文,从而收集研究甲骨文的是清光绪年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可惜甲骨文虽然被发现了,研究仍旧一波多折。因为那是清晚期,是华夏百年屈辱的时刻。王懿荣重金收购带字甲骨,还未深入研究,就遇到八国联军侵华。身为京师团练大臣的王懿荣,在清皇室放弃抵抗仓皇离京逃跑的时候仍旧坚持留下抵抗,在八国联军攻破京城时,与家人遗言,“吾义不可苟生!”,写下绝命词“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之其所止,此为近之”,服毒坠井自尽,年方五十六岁。王懿荣并非是自尽的唯一一位官员。首辅徐桐上吊殉节;清朝唯一一位旗人状元崇绮,掩护慈禧之人北逃离开之后,听闻妻子瓜尔佳氏和儿子葆初点燃房屋,全家留京男女老幼静坐屋内以身殉国之后,留下“圣驾西幸,未敢即死,恢复无力,以身殉之”绝命词,自缢身亡。无论汉人旗人,都有舍身取义之人。即便是清皇室昏庸软弱,这个国家,华夏民族,有这些人在,民族气节就不会丢,民族脊梁就不会断。甲骨文研究也是如此。王懿荣自缢身亡之后,刘鹗购得大部分甲骨,继续研究甲骨文,并且拓印将甲骨文资料公开出版。而后刘鹗因为在八国联军攻破京城后,为救济京城百姓,购得大量粮食赈灾,当清皇室回到京城之后,以“私售仓粟”为罪名将他充军新疆,次年于乌鲁木齐身死。刘鹗死后,还有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等学者前仆后继,继续研究甲骨文。这些学者皆有各自的悲剧,有的自尽,有的被称为“汉jian”,有的私节有亏,但他们在甲骨文研究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在华夏风雨飘摇的时代,能坚持不懈的研究,更是令人敬佩。殷墟于1928年开始挖掘,而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挖掘中断。不知有多少学者,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才将这批文物、这些研究保护下来,并且在战乱中继续探索。延续,又是延续;传承,又是传承。“华夏文明就是这样一步步的传承,一步步的延续,一步步的解密。”萧悦道,“考古的过程,就是追本溯源的过程。我是谁?我来自何方?我经历了何事才变成了现在这样子?这些就是研究古文字能告诉我们的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了解过去,才能更好的立足现在,展望未来。”萧悦猫尾巴砸了两下地板,道:“现在甲骨文实物都已经遗失了,所幸还有拓本留下。我们对古文字的研究也会继续下去,继续解密华夏祖先们的生活。我殷切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甲骨文的研究,投身甲骨文研究。不要在实物找回来的时候,甲骨文的研究却断了。”“只百年时间,明明有这么多的证据支撑,咱们还是有人被外星盟洗了脑,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历史了。地球旧历二十世纪初的疑古思潮又开始了。”“我希望疑古的人能够更客观一些,更理智一些。首先啊,咱们得查查资料再说话吧?其次呢,不要做看到官方资料就说什么‘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不可相信’,然后轮到自己抒发观点的时候就变成‘虽然历史书上没写但谁又能保证我说的是假的’这种双标的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