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  (第1/2页)
    还是约着,在别的地方见吧?你老来家属院,那地方不安全。”    县政府机关几乎都在那一片儿。    小姑娘笑眯眯:“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叔叔,你就大大方方地。我拿的也不多,还全用树叶包了的。你就说是乡下的小侄女来看你就成了。”    那可不是。谁家没几个乡下的亲戚?谁家的亲戚又不串下门,送点东西的?    更何况那些东西还包着的。不打开,根本看不到。    陆有明心里的包袱一下子放下来了。暗叹自己还不如一个小丫头心理素质好。    ***    有了今天卖东西的4.5元,再加上上回剩的3.9元,她现在共计有8.4元了。    有了这笔钱,她直接去县城最大的书店,买了一本,还有一本。    现在还未进入特殊时期,书店里的书,种类还很多。    不过,她也不敢多买。书多了,看不过来也没用。反而专攻一两本,里面的知识还能全用上。    就这样,花了1.2元。还剩了7.2元。    她爹也算能干的,凭着公社开的介绍信,还真在省城农业大学里,找了好几个专家教授,把国内主要高产粮种的优势和劣势全问清楚了。当然,也包括了这些粮种适不适合在本地种,种了收获时大致能收多少,都问得一清二楚。    这回的任务,不像之前那么艰巨。李向阳总共只花了三天功夫。    各生产队按他咨询专家的结果,把粮仓里大部分的粮种,都换成了高产粮种。只留了小部分本地粮种。    接着,就是大分粮了。    果然,就像大家所预测的那样,这次的分粮向第二生产队倾斜得厉害。其它三队只是象征性地分了一点点。    毕竟保住群众的性命,那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李向阳这个人也是心大。他居然在谢巧云家又快断炊的情况下,替她家争取了这批救济粮。    这下,知道谢巧云曾朝他泼过脏水的人,无一不朝他树大拇指,觉得他这人人品贵重。    谢巧云也没想到自己能分到救济粮。一家人四下无人时,也感叹不已。    她那个窝囊汉子每每唉声叹气:“早知道队长要帮忙……当初真不该把红果儿给丢了……”    可惜,谢巧云还是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骂了句:“当初要不是我把她卖给李向阳,你早饿死了!”    白有全气得想跟她争辩,可一看到自家媳妇一脸“干嘛?你现在长脾气了,敢骂媳妇儿了是不是?”他又缩了缩脖子。    即便如此,谢巧云还是总结了一句:“这个李向阳,倒还算是个有良心的。我们红果儿给他当闺女,也不亏了。”    这可真是她难得说了人家一句好话。    不过,粮种都是限量购买的。虽然李向阳和牛书记跑了不少省市,但买到的粮种也只够二队的人撑到夏收的时候。    但话又说回来,其它三队的口粮,也同样只够撑到夏收。    为啥呢?    这年头交公粮都是分两季交的。夏收交一季,秋收交一季。同样,分口粮也是如此。    下半年能不能吃饱肚子,还看这一季的收成了。    可惜,有时候你越想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就越有别的事儿自动上门。    这不,李向阳还没开始研究,接下来要怎么做,才能保证丰产在夏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