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暧昧杂文5 (第4/11页)
。所以我们的关系在周围人的谈论中变的微妙而脆弱,但我从不严声厉色的解释什么,毕竟闹点绯文并不损失什么。 世界上的完美祖合我概括为两种:“英雄美女”和“才子佳人”。雯没有给我饰演英雄的机会,所以情节只有按照第二种可能推进。 在我无聊的用吃和睡来打发时光的日子里,我还挤出了几首狗屁不通的诗,没想到竟然在校报显眼的位置发表了,这充分证明了校编辑的不学无术。文章发表后我自己都惭愧不已,后悔没有起个笔名欺名盗世。幸好校报的价值不是用来而是充当一次性餐布,也就避免了我被口诛笔伐的命运。 古代怀才不遇的人常常慨叹世无伯乐,而历史发展到我这里却成了另一种版本。我自认无才,顶多只是一匹身手敏捷的马,但雯却一眼相中说我是一匹千里马。她把我的那首诗挖掘到了连我都没有想象到的深度。其实这也不能怪她,现在考试中常需要这种无中生有的智慧去揣摩作者的“良苦用心”。 她的夸奖最初让我汗颜,习惯了之后就是陶陶然,直到后来连我都认为自己是个百世不遇的天才,随手写下的文字都能流传千古。 我对文学萌生出了前所未有的热爱,整天像个职业诗人一样对着一打白纸发呆。我的朋友用一种很可怜的眼神打量着我说花痴了?我轻蔑的微笑着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狗屁”,但最后的结果是我成了公认的花痴。唯一可以作为安慰的是又有几篇连我自己都不知所云的诗歌被盲目的校编看中了。这更加让我坚信自己是个才华横溢的热血青年。在雯的崇拜的目光里,我看到了自己光明而又平坦的前途。 后来我还遇见了那个对我有知遇只恩的校编,是一个慈眉善目体形略微臃肿的老师。他把厚实的手放在我的肩上说前程锦绣啊。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人们总爱在希望的前面加上一个“沉甸甸来修饰。那个老师姓牛,我尝试着叫了几声牛老师或者牛编,都觉得有伤大雅。于是就把校编的称号延续了下来。 我说过朋友的概念是模糊的。到最后连我都觉得与雯的关系有一点扑朔迷离。但我知道转折不是纯粹的友情或爱情。里面搀杂了一些我们心知肚明但又不愿捅破的东西。 我们的相识或许还带有一定的浪漫因子,毕竟那是一个很适合发酵爱情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的相交就淡然如水了,以至于我现在都缺乏提及的底气。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就像牛一样把一些零碎的往事反刍,不论是快乐的、忧愁的还是鸡毛蒜皮的事都津津有味的咀嚼,而且最后总要用苍老的伤感的语调来作一个总结。譬如说“往事如水啊”或者干脆拉一句诗意的表达“往事不堪回首啊”。这样的语句若用在作文中肯定属于是无病呻吟,但事实上我们的表情自然。重复的量变回引起质变,这一点我深信不疑,问题在于这种飞跃究竟需要多久才能实现。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时我的声名已经开始狼籍起来。那些不着边际的诗被人批驳的一无时是处,并被称为“狗皮膏药”,自然而然的我就成为了行骗为生的江湖郎中。我咬牙切齿的指着自己的影子骂了半天,而且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写诗,但这丝毫不能改变我臭名昭著的现实,以至于我养成了走路东张西望的习惯。惟恐被人指着脊梁骨深恶痛绝的说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耳。我的这种不良的习惯使我成了商场保安重点关注的对象。所以我坚持不陪雯逛商场决非是因为钱的问题。 言情的结局只有两种:大喜或者大悲。可惜这两种我都不喜欢。我总觉得生活应该像上海的空气充满了暧mei,任何试图把生活理的井井有条的做法都是无聊而可笑的。 我和雯的关系就那样摸棱两可的存在着,而且这种暧mei的存在将继续保持下去,并由时间去决定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我所要做的仅仅是静观其变。 爱情不是我生活的唯一,我在想着风花雪月的时候依然需要吃谁来满足现实的需要,依然需要友情和亲情,需要用文字来打发无聊。所以我还是要说生活是暧mei的。 这个春天,空前的暧mei。 又要说到天气了,仿佛文章的开头渲染天气成了千篇一律。可这个暧mei的气氛的确就是从天气开始的。北京的蓝天越来越多,人们的感叹也便越来越多。去年的春天天气要更好些,却远不如今年来的暧mei。 这种暧mei,渗入骨髓般的顽固。 前些天一次沙尘暴,勾起了很多回忆。也许只有我是开心的,不知道这样的情绪是不是会影响我以后环境系的旅行。我看着昏暗却又不够昏暗的天空,竟有些痴呆。我忽然希望下起雨,这样整个世界就该是泥泞的了。于是我可以躲在高二六班的教室中咒骂这一切,等到天晴后卷起裤腿高兴的骑车回家,初三的时候为了买97grammy就是这样的,雨后的北京泥泞而清新。回家的小路就更加泥泞,甚至需要铺着砖才能进去。屋子也小,以至于我没有地方洗个舒服的热水澡然后换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