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鉴宝大会 (第2/3页)
坐马车,将来是开豪车,可是脱掉衣服,不都一个性质嘛!年纪轻轻就挥金如土、仗势欺人,那也就是前呼后拥一阵子,还不知道有没有下半辈子,即使有,恐怕也是哭干眼泪的如梦初醒、当个贾宝玉的干活。 “这位阳泉君住在哪?怎么找他?” “哎呦!看来你真打算卖给他些珠宝,我可告诉你,一般的货色你就别费劲了,你要是拿和氏璧去,那还可能跟你见上一面儿。得!谁让你问到我呢,我给你免费指路,哈哈!”驿馆老板伸手在旁边的咸阳大麻布旅游地图上一指:“就这儿,有钱有势街坑爹巷,门牌号四七八。” 陈政看着地图记住了大概的方位,心想,我要是拿着现在的和氏璧去,非被轰出来不可。 正在这时,从驿馆里呼啦啦出来一群人,拎着大包袱小布袋,急匆匆向外走去。 “这是个什么情况?” “嗨!你刚来咸阳,也难怪你不知道。前几日来了几个鉴宝大师,如今正在城里免费鉴宝呐!你的宝贝要是登上了珍宝台,当场就给你高价拍出去,人家再提个成儿。”驿馆老板搓着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一副财迷心窍的模样。 陈政起初也没在意,自己的手串儿和核桃还留在两千多年以后的家里,来到战国后也就得了块和氏璧,再说那块和氏璧也不用鉴定,蔺相如亲手相赠的还能有假吗?!况且也没带着它来咸阳。 回到房间的陈政来回踱着步,心想,此时去找阳泉君芈宸?可如今两手空空,总不能去刷脸吧?直接去太子府找华阳夫人?自己连大门都进不去。找范睢?魏无忌还没回来,谁知道老范是个啥情况?敌情不明还是不要轻举妄动。 正在踌躇不定的陈政猛然看见床榻边放着的那包竹简,又想起驿馆老板所说的鉴宝大师,这部来自函谷关的《道德经》是不是老子在当年的真迹呢? 下雨天儿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反正没有那些装满珠宝的箱子,此刻自己在咸阳就形同废人,干脆,找专家掌掌眼去! 实践再次证明,甭管是想办事儿还是想复仇,没有金银珠宝做后盾,即使是唐泰斯,也只能站在基督山上手搭凉棚喝西北风。 陈政背上竹简就出了房间,在驿馆老板手指的方向追上了前面的人群。 走着走着,只见前面人声鼎沸,嘈杂之声不绝于耳。 陈政从外围观众中挤进去一看,我去!还有条幅呐?经过努力辨认,条幅上用大篆体书写着:秦国第二届鉴宝大会咸阳站。 再看条幅下面,坐着一排战国鉴宝大师。 现场主持人在没有话筒和扩音器的情况下开始了介绍:“大家静一静,静一静!听我说。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咸阳的父老乡亲们,ladies alemen!弹去冬日的风雪,迎来春日的阳光,今天大家在这里欢聚一堂,这样的日子是多么美好呃!这一刻是温馨的,这一刻是难忘的,这一刻是充满激情的。回首往事,我们满怀豪情,展望未来,我们重任在肩。送你一千个祝福,祝福里有我的千言万语。送你一万个微笑,微笑里有我的万语千言……” 人群里有人忍不住了,挥舞着手臂叫喊起来:“别万语千言啦,都是废话,直接念最后一页!” 主持人尴尬的咳嗽了一声:“呃~?好吧,想了一晚上的词儿用不上了。那好,应现场观众的请求,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出场的鉴宝大师。这位,是青铜器鉴定大师,这位是陶器鉴定大师,这位是石器鉴定大师,这位是杂项鉴定大师,他们,都以自己严谨细致的态度、去伪存真的眼力、有一说二的口碑而享誉七国。他们的到来,必将在咸阳再次掀起一股复古的热潮。” 人群里又有人喊道:“排了一个时辰队啦,快开始吧!” 第一个上场的是一个老太婆,只见她手里拎着个大陶罐儿就走到了主持人跟前。 “大娘,请您说说这个罐子的来历,是家藏的呢?还是您淘来的呢?” 那大娘一口秦腔儿道:“当然是家传滴!呃爷爷滴爷爷滴爷爷就用它泡咸菜,如今少说也有几百年了,呃就是想让大师看看,这个罐子能换多少地?” “好,请大娘走到我们的陶器鉴定大师那里,希望您的罐子能给您和您的全家带来好运。” 陶器鉴定大师接过罐子看了看,又把头伸进罐子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