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鉴宝大会 (第3/3页)
停了一分钟,伸出头来时一脸的淘气表情:“哎呀嘛!差点儿把我齁死。从这个罐子的器形来看,确是春秋中早期秦国的器物,从包浆来看,使用痕迹非常明显,这是一个鉴定老器物的关键,目前的作假手段还做不出来,再看底部,磨损痕迹一样明显,没有做旧的痕迹。综合判断,这件器物是一件春秋中早期的秦国陶罐,属于百姓日常使用的实用器,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恭喜你,老东西无疑!” 鉴定大师话音刚落,那大娘便骂了起来:“你说谁老东西?你才是个老东西!你才没有姨昵,你还没大娘婶子昵!” 主持人连忙拦住这位大娘道:“大师说的是这个罐子是老东西,您不是老东西。” “我不是老东西是什么东西?” “哎呀!大师是说,您不是个东西。” “你才不是东西昵!” “大师说,您不是老东西,是新东西。哎呀嘛!把我也给绕进去了。” 那大娘还不依不饶:“你倒是跟我说清楚,谁是老东西?谁是新东西?” 经过主持人的一再解释,大娘终于弄明白了谁是老东西,谁不是东西,接着便问起了罐子的市场价值。 经过大师团的一阵窃窃私语,罐子的市场价值是:十亩耕地! 大娘抱着罐子欢欢喜喜的走了,大师们擦着额头的冷汗,心想,一个破罐子破摔的东西,先把这位老人家糊弄走再说吧! “下一个。” 听到主持人的呼喊,排成长蛇阵的人群一阵sao动,都迫不及待的等着自己手里的传家宝能瞬间在比五环少一环的范围内换几套房子住住。 一位大叔闪亮登场,只见他拎着个布袋,一口的北京腔调儿:“我可是专程从燕国赶来的,这一路累得我都晕了菜了,上回大师们在燕国时怪我点儿背,末末了儿也没挤进去,这程子可急坏我了,整得我五积子六瘦的,姥姥的,这回总算赶上了,快让大师给看看我的物件儿。” 不等主持人发话,这位大叔径直走到了杂项鉴定大师的面前。 大师打开里三层外三层里面还有三层的布袋,顿时瞪了眼儿,这啥玩意儿,没见过呢? 陈政踮着脚尖儿一瞅,哎呀嘛!难道是北京人头盖骨? 大师一脸尴尬看着大叔道:“你这个是从哪得到的?” “土里刨来的。” 头盖骨在四位大师的手里传过来、递过去了一番,两位大师说是人骨,另两位说是猴骨,整得那位大叔一会儿看看这位、一会儿看看那位,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我说这就是人的。” “我说这就是猴的。” “不对,就是人的。” “不对,就是猴的。” 没一会儿功夫,四位大师由争论变成了争吵,又由争吵变成了争斗,竟在现场大打出手、拳脚相向起来。 一位大师在情急之下拎起头盖骨就要砸向另一位,陈政快步向前拦腰抱住手拿无价之宝的大师,喊了一声:“住手!” 上百双眼睛齐刷刷盯着陈政,这是什么人?咋发型那么奇特呢? 陈政从静止在当场的大师手中轻轻接过头盖骨,小心翼翼地放在桌案上,开始了现场授课:“同学们,同胞们,这个头盖骨是我们老祖宗的头骨化石,距今已经有六十多万年减去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山洞里靠狩猎为生,他们可以制造和使用粗糙的石制工具,已经学会了用火取暖。他们是由猿进化为人的关键一环,是人类直立行走的起源。将来,由于我们的国家积贫积弱,一些北京人头盖骨在曲折的转移过程中失踪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自立自强,再也不允许别人来我们家抢东西!” 现场观众一片掌声雷动:“好!说得好!” 陈政把头盖骨重新包好递给了那位大叔,语重心长道:“还是让我们的老祖宗回到自己的家里安息吧!世上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我们不要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路上忘了本呐!” 那位大叔由刚才的摇头变成了点头:“放心吧,我这就回燕国把它埋回去!” 目送走大叔,陈政背后传来了大师们的召唤:“这位公子也是来鉴宝的吧?你背上背得什么宝贝,让我们帮你搂两眼呗?” 哪知陈政解下背上的竹简,大师们打开看时,一个个惊得是目瞪,口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