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4节 (第4/6页)
来,大清恐怕就真的完了,因此也吓得不轻,只好去找两宫皇太后商议。 其实这时就连庄太后有些猜不透,多尔衮这是什么意思,皇帝亲自倔尊去请,也够面子了,要说嫌官小,多尔衮现在已经是皇叔父摄政王,仪同天子,几乎等大清的太上皇了,确实也没法再加官进爵了,难不成多尔衮还要福临让位不成。因此也有些束手无策。 这时皇太后道:“玉儿,我看不访找几个靠得住的老臣来商量一下,多尔衮到底是要什么?多一个人多一份主意,你虽说是聪明,但毕竟只是一个人啊?” 庄太后点了点头,道:“姑姑,你说我也想过,但找谁商量呢?如果是在以前,到是可以去找洪承畴,这只老狐狸一定明白是怎么回事,但现在洪承畴还在陕北,招他回京至少要等一个月,到那时说不定商毅都打过黄河了。致于其他人,恐怕都一团糊涂,问也问不出一个什么来?” 皇太后想了一想,道:“玉儿,你看范大学士怎么样,我记得先帝在世时候,有什么事情都是和范大学士商量着。” 范大学士就是范文程,在皇太极时代范文程是很受重用的,但多尔衮当政之后,范文程就立刻靠边站了,取代他的是洪承畴和宁完我等人,而范文程也非常知趣,行事也十分收敛,一般从来不主动发意见,有点像代善什么事都不管了,不过他毕竟是汉臣的首席大学士,威信犹在,因此还没有退休。 但庄太后知道范文程绝对是个明白人,或他不如洪承畴那么文武双全,但论权谋政要、官场经验,他实际比洪承畴还要老道几分。因此他一定能够看透多尔衮的心思。于是两位皇太后也立刻下旨,宣代善、范文程进宫来。 因为现在代善还代理着摄政王事,而且他也是爱新觉罗氏里资历最老的人,什幺事也不能避着他。 不一会儿,两位老臣也都先后进宫来,向两宫皇太后见礼之后,皇太后才开口道:“礼亲王,范大学士,现在局面就不用哀家说了,你们说这都火烧眉毛了,多尔衮怎么就是不肯出来呢?难到说大清没了,他就能好到那儿去吗?” 她一说完,代善立刻道:“可不是吗?皇太后,老臣都己经亲自到他府里去找过三回了,可他每次都推说病没好,就是不肯出头。但我看他满面红光的,那儿有半点有病的样子呢?说实话,他不出来,我也没有法子,只能这么硬撑着。”说着也连连叹气。皇太后见了,也跟着叹了两口气。 这时庄太后却看见,一边的范文程却是不动声神的样子,心中一动,道:“范大学士,您又是怎么想的,这里也没有傍的人,有什么说,但说无访。您也是大清的三朝老臣了,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清就这么下去吧。” 代善也明白,这次进宫自己只是陪衬,主要还是看范文程的,因此也立刻道:“老范啊,你有什么办法就快说吧。” 范文程微微一笑,道:“两位太后,礼亲王,依臣之见,摄政王不肯复出,还是因为朝中有些碍障,没有完全理清,一但理清了这丝障碍,摄政王就会马上复出,而且他己有成竹在胸,一定能让我大清转危为安?” “障碍?还有什么障碍呢?”庄太后也不禁沉思起来,现在多尓衮最大的政敌济尔哈朗己经举手投降了,而代善本来就被多尔衮推到前台来供着的,而且现在他也主动退让,还有什么是多尔衮的障碍呢? 另一边代善也皱眉,百思不解范文程的意思。 范文程又道:“两位太后,礼亲王,臣所指的障碍,非是指人,而是指事。” 代善喃喃道:“指事,指的什么事?老范啊,有话你就痛快说吧,这都什么时候了,你就别卖关子了。” 范文程笑道:“请问礼亲王,现在朝廷中争议最多的是什么事情?” 代善认真的想了一想,才道:“有两件事情,一是吴三桂在四川要自立,二是与商毅议和,现在朝中就是为这两件事情争论不休。” 范文程点了点头,又道:“礼亲王,如果依你看,这两仵事情应该如何处理,才是最有利于我大清的,方才皇太后也说了,现在这里没有旁人,礼亲王不妨直说。” 代善还有些发懵,但庄太后却有点会过意来,道:“二哥,这里不是朝堂上议事,只算是闲谈吧,你心里怎样认为的,就直说吧。” 代善理了理思路,这才道:“回禀太后,依臣的愚见,吴三桂现在己占四川大部,形同割据,而我大清目前又无力征伐,因此不如顺水推舟,封他一个蜀中王,在成都开府理事,也好安吴三桂之心,如此一来,吴三桂虽在四川割据,但乃是受我大清策封,否则若是将吴三桂逼得走投无路,倒向南明,与商毅真的联手,将与我大清更为不利。” 顿了一顿,又道:“而与商毅议和,形南北分治,虽说是有辱国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