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7节 (第3/7页)
完成。 而在前线战斗的士兵们也因为无法接到自己指挥部的任何指令,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自己的目标,完全都是一头雾水,只能在迷宫一样的战壕来回穿梭,有时也露头去观察一下战场的情况,确定自己的位置,遇到敌军就立刻展开战斗,打得也就打,打不过就立刻撤迟,在地面和战壕里来回的交换位蛊,完全陷入了乱战当中。 在这样混乱的战斗中,对于双方的士兵在精神和身体上都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因为许多战场的常规常识,在这里都会变得失效,在包围敌人的时候,自己很可能己经被敌人包围;本来无路可走的时候,说不定就能从地下战壕里逃脱;谁不弄清楚,敌军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出现。而自己又会在什么陷入敌人的包围,或者是巳经插入到敌人的身后去了。 甴于绝大部份战斗几乎都是遭遇战,双方的士兵只要是一接触,便立即进行近距离的接战,短兵相接、火枪乱射、手榴弹乱炸。有些地方虽然被占领,但发现不对之后,马上又被放弃;有的地方双方却展开了反复的争夺,几度易手。 在战壕里,在地表上,双方阵亡士兵的尸体混杂在一起,遍地都是,等到天罘下来的时候,双方才各自派出人员寻找和运回,开始还在相遇的时候再次爆发战斗,但后来便各行其事了,等到了第二天,新一轮的欺杀就又在这片血迹未干的土地上重新开始。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二二章 开封战役(二) 成进和李定国坐在大帐里,听完了赵英杰和尤洪亮的报告之后,两人也不禁都发出了一声苦笑:这一仗怎么打成了这个样子。 在陈留县和朱仙镇这两个战场上,战事的进展情况都差不多,甴于双方都釆用土工作业迫进战术,因此战场都呈现出混乱的局面。 这种混乱的作战一直进行了二天的时间,中华军己经付出伤亡近四千人的代价,虽然从场面上来说,中华军略占一点优势,因为中华军都受过城市战的训练,比较习惯这种狭小地形内的作战方式,也适应这种以连排为单位的小队配合作战,另外中华军使用的火枪和手榴弹配合,也比较适合这种环境。 但中华军的优势仅仅只是在战场的局部,做为一个整体来说,中华军并没有占到多少上风,因为在两天的战斗之后,中华军在战场上基本没有取得多少进展,在两个战场上,清军的防线并没有受到多少损失。因此中华军唯一的优势就在于伤亡的人数要比清军略少一些。 成进和李定国也不得叹惜,清廷到是学得真快,用中华军的战术来反制中华军。不过南北双方重新开战之后,清廷就一直在学习使用中华军的战术,因此这到并不算什么意外的事情。不过一来是清廷并没有完全掌握中华军的真正战术精华,所学到的仅仅只是一些表面上的皮毛或是局部的小战术,也就是什么战壕防守、三段连射之类,而中华军真正的战术思想,如灵活机会,注重歼灭有生力量,不计划一城一地得失等等,却还是一知半解。因此尽管清军可以在某一个局部战场和中华军打得势均力敌,平分秋色,但放眼整个中原战场,清军却是处处受制,己经连输掉了两场大战役了。 因此尽管现在清廷使用的以战壕制战壕战术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并不能挽回清军在整个中原战场的败势。起码大名府-彰德府一线仍然被中华军切断,中原的清军早晚都是难免失败。 当然成进、李定国等人不会就这么坐等着清军的失败,但继续这样的乱战下去,也不是办法,因此成进和李定国也急忙把两路中华军的主将赵英杰和尤洪亮招集在一齐,认真的研究着对付清军的办法。 从目前总体来看,中华军在武器和小范围团队作战都比清军要强一些,因此在局部战斗上能够占到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对整个战局的整体控制不利,因为有相当一部份军队都是在目力所不能及的战壕中作战,无法将这些局部的优势转化成整体的优势,结果在全局上看,并没有取得多少进展。 不过经过了这两天的战斗之后,众人对目前的战壕作战方式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经也了众人的商议之后,也制定出了下一步的作战方案,一在战斗时,全军将分散成以连为主要作战单位,进行小组作战。而且每个连在作战时,必须保持两个排在地面作战,两个排在战壕中作战的分配比例,战壕内外,地面上下的队伍不能分散,互相配合,形成一个整体的作战小组,这样一来只用找到地面上的部队,就可以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