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3节 (第6/6页)
如此,但商毅在这个时候说这些话,不是在扰乱人心吗?” 吴甡不以为然道:“宪之,就算人心不乱,你以为南京就能守住吗?现在的局面,不都是那些人闹成这样的吗?也该让他们自已偿偿这个后果了。” 史可法听了之后,也苦笑了一声,把话题传开,道:“鹿友兄,商毅也请你去浙江了吗?” 吴甡点了点头,道:“我来找你,不光是为了让你看这个,也是为了这件事,你也应该收到商毅的信了吧?” 史可法道:“是啊,但鹿友兄是怎样认为呢?” 吴甡道:“去,应该去。宪之,我看商毅不会乱说,清虏恐怕真的会马上在发动南征,现在南京根本就守不住,而且我们现在也己是无官之人,就是留在南京,也无济于事,不如先到杭州去暂时存身,如果南京真的失守,也可以留在杭州,协助商毅抵抗清虏的大军,以期复国。” 史可法也不禁又苦笑了一声,吴甡说得到也没有错,这确实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可惜本来是一个大好的局面,却一下子弄成这个样子了。他在屋子里来回走了几步,才道:“鹿友兄,你先去杭州吧,我还在南京留几天。” 吴甡怔了一怔,道:“你还留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又打算做什么?现在除非是调商毅率军来保卫南京,否则你留在这里也没有用。” 史可法道:“南京是我大明的最后希望了,我不忍心就这么放弃,留在这里尽一尽最后的人事吧。也许他们能够回心转意,调商毅进京。因此你到了杭州以后,还是要尽量劝说商毅,希望他以大局为重,一但朝廷真的下旨调他入京拱卫,还请他千万不要拒绝。” 吴甡也苦笑了一声,道:“等到他们回心转意,只怕清虏的大军都已经兵临城下了。” 史可法道:“我也是尽人事,听天命,不过你放心吧,如果真的无法挽回,我也会离开南京,到杭州来和你汇合,然后共同在浙江抵抗清虏。” 吴甡沉吟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道:“好吧,你既然这样决定了,我也不能免强,但宪之一定要记住,一但真的不可挽回了,你还是要尽早离开南京。” 史可法也点了点头,道:“放心吧,我一定会的。” ———————————— “啪!” 候方域走进屋里,将手中的《杭州时报》重重的摔在桌子上,气愤愤的道:“你们看看,商毅都在胡闹说些什么?简直就是在危言耸听,蛊惑人心。” 他这一番动作,屋里的几个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而候恂一皱眉,心里对儿子的举动非常不满,都三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还是如此沉不住气呢?因此道:“朝宗,有什么话就好好说,你这个样子,成何提统啊。” 在场的一同有六人,除了候方域的另三个铁杆之外,另三个是侯恂、钱谦益和黄宗羲,都是这场“顺逆之争”中主张讨逆的主力选手。 这场“顺逆之争”以讨逆方大获全胜而告结束,而直接的成果是,内阁的两把最重要的椅子空了出来,现在由钱谦益代理主持内阁事务。因此老钱也踌躇满志,自认为内阁首辅以经非自己莫属了。同时心里也暗暗得意,幸好是自己在紧要关头站对了队,要不然恐怕现在也辞了职吧。 同时内阁里空出的两个位置也使不少人跃跃欲试,候氏父子也认为,自己爷俩怎么样也能弄到一个名额,最理想的结果当然是老候进阁,而小候接老候的班,出任礼部尚书。而小候的另三个铁杆现在也都巴着能够在升一级。 当然官职的调整也不是马上就能完成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几个人今天凑在一起,庆贺一番。 见自己的好友一脸不服不忿的样,方以智立刻起身,道:“朝宗兄,是什么事情把你气这个样子了。”说着从桌子上拿起报张,道:“这不是《杭州时报》吗?” 候方域点了点头,指着大标题,道:“密之兄,你看看,商毅完全就在胡言乱语。” 看了标题之后,方以智也有些明白候方域为什么生气了,因此也接着看下面的内容,而陈贞慧和冒避疆也都凑了过来,就着方以智手里的报纸看。 等他们看完之后,一个个也都义愤填膺,而这时黄宗羲等人也都轮流看完。 黄宗羲道:“这也不怪朝宗生气,这个商毅,根本就是造谣生事,扰乱人心,清虏五月新败,损兵拆将数十万之众,早己经元气大伤,现在不过才半年时间,又怎么可能马上又举兵南征呢?” 候方域道:“岂止是造谣生事,我看他根本就是居心叵测,而且现在南京城的百姓有不少都被他的谣言煽动,正在准备逃出南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