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拒绝,学会坚持自我(套装共2册)_07 勤奋不能盲目,必须选对方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7 勤奋不能盲目,必须选对方向 (第6/9页)

之前,通常会签订一份详细的文件,表明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一旦对方违约,公司完全有理由提出起诉。可是,在华为公司,并没有要求学生们签署这样的卖身契。显然,这么重要的事不可能是被华为公司忽略了,它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一种更长远的考虑。

    那些违约的学生因为此事肯定会对华为心怀愧疚,再加上华为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肯定会对华为抱有一份好感。这样一来,无论是华为想要再招收人才,还是想扩大宣传,都是有利无害的。如果有些人违约了还心安理得,那肯定是品性有问题,华为显然也不需要这样的人。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长远的目光,任正非才能带领华为发展壮大。

    一个人如果只会“算小账”,只顾眼前利益,无论什么都斤斤计较,只要付出了,就立马要求回报,这样的人多半没有大发展。只有将眼光放得长远些,才能在未来取得最大利益。无论是领导企业,还是经营人生,道理都是一样的。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

    “穷则变,变则通”

    种子落在地上,长成树苗后就不能再随意挪动,一动就很难成活。但人比植物高级得多,人是有头脑的,在遇到事情时,可以灵活处理。如果一种方法行不通,那就换另一种方法,不一定非要一条路走到黑。如果面前是万丈悬崖,你也要一意孤行,非得掉下去才甘心吗?

    《易经》里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说一件事情发展到极限就要寻求改变,只有改变了,以后的发展才会通达,只有通达了,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古人对这句话进行总结,将“变”、“通”两个字摘出来,合在一起即为“变通”。意思是说在遇到事情时,不要死钻牛角尖,要学会灵活应对。

    三国时的曹cao“割发代首”,体现的就是一种变通的智慧。

    有一次,在出征途中,曹cao率军经过麦田。他对众将士下令道:“不得践踏庄稼,否则一律斩首。”于是,除了曹cao,所有将士都下马步行,仔细地避开沿途的麦苗。旁边的老百姓看见,没有不称颂的。

    突然,麦田里飞起了一只鸟,曹cao座下的马猛然受惊,一下子冲进麦田里,踏坏了一片庄稼。将马稳住后,曹cao立即叫来随行官员,要求他治自己践踏庄稼的罪行。官员惶恐道:“您是丞相,怎么敢给您治罪呢?”曹cao回答说:“是我亲口下的命令,如果连我自己都不遵守,还有谁愿意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要如何统领千军万马?”说着抽出腰间的佩剑就要自刎,身边的人连忙阻拦。

    这时,大臣郭嘉上前说道:“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曹cao听见这话沉思了很久,然后说道:“既然《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我又担负着重任,那就先免去一死吧。不过我不能说话不算话,犯了错怎么也要受罚。既然我的脑袋还有用,那就割掉我的头发以示惩戒吧。”说完,就用手里的剑割断了自己的头发,并且传令三军说:“丞相践踏麦田,本应斩首示众,但因肩负重责,现割发以代首。”将士们听后更加尊重自己的统帅,再也没有出现过不遵守命令的行为。

    曹cao身为魏国丞相,如果不懂得变通,在自己触犯命令的情况下,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坚持依法执行,将自己处死。要么罔顾自己的命令,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无论哪种方法,对曹cao都十分不利。前者会让他丧命,再没有实现自己宏图霸业的机会。后者会让他在士兵面前威信全无,以后的命令很难得到良好地执行。但曹cao不愧是一代枭雄,十分懂得随机应变,竟然想出了“割发代首”的方法,既保住了性命也树立了威信。

    如果想知道一个人有没有能力,其中一方面就要看他在处理问题时能否随机应变。只有放弃那些无意义的固执,学会变通,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美国一位著名学者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准备了一个玻璃瓶,然后将瓶子放平,把瓶口封闭,只在瓶颈处弄出来一道小缝。同时,还将瓶口和瓶底分别对着光亮和昏暗的地方。接着他捉来一只苍蝇和一只蜜蜂,将它们一起放进了瓶子里。结果他发现,勤劳的蜜蜂永远冲着光亮处冲刺,最后活活累死了。而苍蝇一开始满瓶子乱飞,最后竟然从裂缝处成功逃脱了。

    当我们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时,最该做的不是一味地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而应该在随机应变中寻找逃生的路。执着可以推动人生的进程,这一点我们并不否认。但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是多变的,与其有序地衰亡,不如灵活地行动。

    有人问,香蕉应该从哪头吃起?答案很简单,就是两头都可以。这就好像我们的人生,无论是选择执着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