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娘和离之后(科举)_第15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9节 (第4/4页)

子可能取为鼎元?”

    八人再无反驳,纷纷下跪表示赞同。

    定了鼎元,盛言楚的考卷便被史官拿去一旁誊录,剩下九张考卷,老皇帝圈得极快,圈完后,大监依次拿下去给八人同看。

    皇上已经落了朱批,几人哪里还敢有异声,只不过看了榜眼探花还有二甲传胪的名字后,几人欲言又止。

    -

    金銮殿偏殿里,盛言楚背靠着盘龙圆柱双眼发呆,应玉衡和俞雅之等人过来和他说了几句话后就绕到了贡士堆中谈笑,就在盛言楚等得脚抽筋时,偏殿门口急匆匆走来一位擦了白.粉的内侍官。

    众贡生倏而噤声,盛言楚忙牵了牵袖子上的褶皱跟着内侍官往外走,待一干人站定大殿后,众人才发现殿中多了不少官员,盛言楚眼尖地在乌泱泱的官帽当中看到了五皇子的身影。

    五皇子行冠礼后就被老皇帝从国子监中揪了出来,如今五皇子领了吏部一闲职,别看老皇帝散养除了四皇子和太子之外的儿子,但只要皇子成年,朝中有大事皇上都会将他们带上。

    殿上除了五皇子,当然还有不可能少的太子和四皇子。

    三百人站定后,盛言楚能感受到文武百官投注到他身上的灼热目光,尤其是右手边的太子和四皇子。

    盛言楚目不斜视,奈何太子和四皇子急迫地走过来和他说话,两人争来争去说得无非是他以十六之龄考到金銮殿是大才之类的冠冕堂堂好话,这些话盛言楚来京城后听了不下几箩筐,故而面对两位殿下时,盛言楚表现的极为从容不迫,言行举止间皆无挑错的可能。

    见盛言楚对他们二人的热情视若无睹,太子倒还好,四皇子当即冷了脸,甩袖冷哼:“原以为是个玲珑心窍的人,却不想是个乏味无趣的书呆子。”

    盛言楚嘴角微抿,一笑了之。

    行礼起身时,他不由多看了四皇子一眼。

    四皇子身材比病弱的五皇子要矮半个头,不过甚在肤白脸俊,倒也还算得上个翩翩君子,如若能忽略四皇子脸上的高傲神情就更好了。

    看了四皇子,盛言楚视线往前一伸,落到前边的太子身上,太子的容貌可以说比四皇子要高好几个层次,玉质金相,有掷果潘的美貌。

    遥想起老皇子平庸的面容,料想太子之母淑妃应该长得相当不错。

    两位殿下容貌都算上乘,但有一点让盛言楚微吃了一惊,那就是太子和四皇子比五皇子的年岁都高了一大截,尤其是太子。

    太子和旁边文臣说笑时,盛言楚能清晰地看到太子俊逸眼角边掀起的皱纹。

    是的,太子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眼瞅着就要往四十岁上奔,而四皇子年岁也不小,应该有二十七八的样子。

    嘉和朝皇子公主的排行和先帝时期截然不同,枉死和夭折的皇子公主皆没有排在活人中间,好比五皇子和四皇子中间其实还隔着五六个皇子公主,但这些人命不好,早早夭折后就被老皇帝剥夺了称号,因而五皇子和四皇子年岁差了七八岁。

    还有一点,公主会和皇子排在一起,太子是当朝的大皇子,而行二行三的则是公主之流,盛言楚单知道三公主早年被老皇帝加以嫡公主的荣称后嫁去了西北蛮族,而二公主是老皇帝和第一位皇后所生的长公主,因是嫡长女,故而十分得老皇帝的欢喜,及笄后嫁给了淮亲王。

    华宓君表姐李婉要嫁得郎君正是二公主的嫡幼子。

    才理清皇家的弯弯绕绕,就听身后传来一阵内侍官尖锐的喊声,乱糟糟的大殿顷刻寂静,叽叽喳喳讨论不休的文武百官和三百名贡生皆跪倒,盛言楚站在最前端,余光瞥到一抹明黄色卧龙锦鞋从眼底一晃而过。

    老皇帝一坐定,八位主考官立马将‘三鼎甲’的考卷拓印版本纷发给殿堂上的文臣武将,稀里哗啦的纸张声在耳畔边响起后,不少贡生耐不住好奇和激动,抻着脖子四处张望,试图能在三鼎甲当中看到自己的名字。

    三鼎甲就是赐进士及第的一甲三人,在嘉和朝,状元又称鼎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