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第10/19页)
不免又生新的惊异! 歌声刚终,鼓声又震,银甲武士再度起舞,阵法愈变愈奇,愈变愈快,等舞步缓了下来,张出尘听那乐曲,知道又要唱了。 这次唱的是一首七绝: 震天金鼓起风沙,赴义征人暂别家。 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 万千义军,依旧应声相和,“时光早晚到天涯”那一句,唱得特别嘹亮悠远,声浪在初秋的夜空中,振荡出无穷的希望和欢乐。 献舞的甲士,恢复了初入场时的队形,并再度向贵宾致敬。这一次虬髯客不仅挥手答礼,而且离席来到帐前,亲自斟酒相劳。 于是,那一百二十八名士兵齐声高喊:“谢三爷赏酒。”仿佛早知他有此举,预先被教导好了的。 “三哥!”陪在他身旁的李世民问道,“你看,这阵法的变换如何?” “很难得的了。”虬髯客一面回身走去,一面答说,“天威莫测,足见高明。只是……” 虬髯客居然变得这样含蓄客气起来,李世民倒有些诧异,便追问一句:“三哥,你有所批评,怎么不肯跟我说?” “用兵求神速,求灵活,尽人皆知。我却另有看法。” “请问!”李世民很恭敬地说。 “我以为以静制动,才是难得的境界。” 李世民听出他的言外之意,指他的阵法,只求花巧,不够实在。如以不变驭万变,则变者疲于奔命,而不变者以逸待劳,胜负之势,不待交锋,便已判定。 李世民深深点头,感激地说:“谨受教!” “一下子也说不尽那许多,以后你跟药师再研究吧。”他站住脚,视线扫了一遍,最后落在张出尘身上,点一点头,回身向李世民抱拳说道,“多承款待,我该送出尘回去了。” “不,不!”刘文静抢出来说道,“今天太晚了!明天一早,我亲送过河。三哥,你是见首不见尾的一条神龙,难得把握,让我们好好向你讨教讨教。” 其实,他是怕虬髯客带着张出尘一走了之,合作之议,就此搁了下来,所以留着他想尽一夜的工夫,谈出个确确实实、详详细细的办法出来。 虬髯客自然知道他的用意,平静地点头:“不必了。我答应你的话一定算数……” “三哥!”张出尘大声喊道,“你答应了人家什么?” “彼此合作。” 张出尘退后一步,凛然问道:“这话从何而来?” “我想,彼此合作,比较好些。” “这与你平日的主张不符啊。”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张出尘睁圆了双眼,脸色发白,胸部微微起伏着,是极生气的样子。 “一妹!”虬髯客给她一个劝阻的眼色。 她却不管,重重疑云,到这时非把它扫除干净不可。“此一时也,是说他们把我劫持在此,你不能不屈服,嗯?”她质问似的说。 “嫂子!”李世民抢着抗议,“你不能这样说。我对三哥,对你,从无一点恶意。” “是的,你没有。但是你不能保证你的部下也没有。” “这是误会。我替我的部下道歉。”李世民又恭恭敬敬地一揖。 局面有些僵了,她要跟虬髯客争辩,而李世民出头挡了驾——挡驾的人没有什么错,她不能迁怒于他。这一来,岂非变得有苦说不出? “一妹,咱们走吧,有话回家再说。” 他不说这一句还好,说这一句,正给了她发威的机会:“三哥,你走,我不走!” “别这样!一妹,你叫我面子下不来。” “哼,面子早丢完了!”张出尘冷笑着说,“明明是个圈套,你为什么要往里钻?三哥,我问你,你是怎么来的?” “陪你去的那四个人,回来了两个,我才知道消息。” “这就不对了。那四位应该都到潼关,怎么回去了两个?”张出尘意会到了,“我知道了,四个人分成两拨,给你,给药师分头去报信,好叫你们来赎我回去是不是?” 三个男人都不响,而表情各异,虬髯客持等待的态度——等她把脾气发完;李世民则以怨责的眼光看着刘文静;而刘文静躬腰低头,十分惶恐,自然,这一半是故意做作。 “三哥,你怎么不说话?”张出尘埋怨地说,“我叫人欺侮了,你反来登门告饶。你,你觉得我是该受欺侮的?” “嫂子!”李世民接口说道,“你这一说,叫我们置身无地!” “那我们兄妹呢?你又把我们的脸面摆在什么地方?” “我当然要把你和三哥的面子找回来。”李世民说,“明天我亲自护送你回潼关,顺便再向药师道歉。” “这有条件吗?要了面子,丢了里子,吃哑巴亏的还是我们。” “这……”李世民迟疑了。 虬髯客不能不表示态度,但刚叫了一声“一妹”就让张出尘高声打断。 “三哥,你别说话!” “不!”虬髯客很快地回答,“我平生从未失信于人,‘合作’的话,不可更改!” 这可把张出尘气坏了!她不明白虬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