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共10册)_第9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第9/19页)

  “我一个人自然很快。你知道我那‘小黑’的脚程。”

    这话不对吧!张出尘大眼珠骨碌碌地转着,要找出这句话背后所隐藏着的事实。她的疑惑,刘文静最了解,赶紧乱以他语:“后帐已经备了酒,喝着谈吧!”

    “不必了。”虬髯客说,“只要一匹马,一袋干粮,我现在就带一妹走。”

    “对,对。咱们现在就走!”张出尘一改原来从容回潼关的想法,急于脱出樊笼。

    客人去意甚坚,主人却是坚留不放,李世民和刘文静留客的用意可又不同:一个大部分出于款客和致歉的心情;一个则是希望把煮熟的鸭子,送到口中,不仅不容虬髯客变卦,最好能具体谈成合作的条件,大军开拔,跟虬髯客一起进入潼关。

    经不住李世民情意恳切,虬髯客便对张出尘说道:“咱们就叨扰了吧。”

    张出尘不便坚拒,点点头答应了。

    时已入暮,后帐幕布都卷了起来,只留一个穹顶;微微的晚风,摇晃着牛油巨烛的火焰,温馨地、朦胧地,不但衬托得张出尘云鬟雾鬓、绰约如洛水神仙,连伏虎金刚般的虬髯客脸上,都笼罩着一层罕见的慈祥之气。

    这确是个宜于杯酒言欢、促膝深谈的环境,李世民非常满意,把虬髯客和张出尘延入上座,亲自把壶斟酒。

    “草草不恭,真是只有一杯薄酒。”他站着干了一杯上好汾酒,拿空杯翻过来,向客人照了一下。

    豪爽的虬髯客也干了杯。张出尘不能喝烈酒,只沾一沾唇,说声:“多谢!”便即放下,在木盘中拈了一片rou,送往口中,那片rou色如玫瑰,十分鲜艳,但有酸味,相当难吃,不由得微微皱了眉。

    “十分抱歉!”李世民说,“实在无可款待,宰了一匹马。怕难下咽吧?”

    张出尘生性爱马,想到长嘶追风的骏物,竟成了人所憎厌的盘中餐,不免凄然。而李世民军中,竟至于杀马果腹,亦可想见他的窘迫。这样转着念头,越发失去了食欲。

    就此时,刘文静也来敬酒。“三哥,”他极郑重地说,“第一杯,是我赔罪。”喝干了,又斟满。“这第二杯,多谢三哥义重如山。”

    什么叫义重如山?张出尘无暇细想,直觉地伸手去拉着虬髯客的左臂,大声地说:“三哥,这一杯你别喝!”

    “一妹,”虬髯客微笑着提醒她说,“别人在恭维咱们呢!”

    “我不懂这恭维。‘义重如山’指的是什么?”她逼视着他问。

    “难道你三哥不是个重义气的人?”

    张出尘语塞。他的答复不能使她满意,甚至于他还没有了解她的意思,心里着急,却一时说不清楚。

    那略有些僵窘的刘文静,倒正好找到句话。“对了。”他向张出尘说,“就凭三哥亲自来接你这一点,就显得你们兄妹俩的义气,叫人又羡慕又钦佩。”

    这话也不错,在场面上,张出尘不能不松手,于是虬髯客缓缓抬手,喝尽了杯中酒。

    张出尘有着无数的迷惘和焦躁,但是她的视线不由得为帐外一连串的火炬所吸引了,数百士兵如两列火龙,蜿蜒进场,直到帐前停住,一齐躬身施礼。

    这是干什么?张出尘又加一层疑惑,侧身一望,虬髯客已从席上站了起来,挥手答礼,这才意会到是向他们致敬,便也跟着采取了同样的行动。

    敬了礼的士兵,迅速转身,用火炬围出一片广场,照耀得亮如白昼。然后一阵鼓声如雷,继以金钹、铜角、胡笳之声,众音杂作,气势惊人。

    那李世民这时疾趋上前,在虬髯客身后坐下,提高了声音说:“我有些小玩意儿,请三哥指点。”

    虬髯客还未答话,就看见帐外广场,又进来一队士兵,一样高矮,个个生得健壮高大,身披银甲,手执长戟。领先的一名,单手捧一面红白两色的大旗,踏着极稳健的步伐,来到帐前,倾旗向前。这自然又是致敬——极隆重的军礼,因为那面旗是山西义军的军旗,所以他等于代表全军致敬。

    这层意思,连张出尘都领会到了,赶紧又站了起来,肃然答礼。

    虬髯客始终未曾发言,可是极用心地注视着。数一数那一队士兵,共是一百二十八名,鱼贯交错,一化为二,分成左圆右方两队。

    鼓声复振,两队各有人持小旗一挥,方圆两队,按着节奏,往中间转去,一面转,一面变换队形,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时而如北斗,时而如九宫,时而如翼舒,时而如箕张。虬髯客心里有数,李世民是按照兵书上的阵法来编的一种“燕舞”。

    张出尘自然不懂这些。可是,舞步她却是行家,看那些赳赳武夫居然都懂音律,步法跟随节奏,舒徐转折之间扣得严丝合缝,大为惊异,自然也大为欣赏。

    三转以后,舞步渐缓,金鼓声中忽闻丝竹之音。然后响起了雄壮的歌声:

    少年胆气凌云,共许矫然出群。

    誓欲拯民水火,羞将开口论勋。

    接着,有更雄壮的声音相和,重唱那最后两句。这时,张出尘才发现广场四周,黑压压一片人头——那自然也是李世民麾下的义军,来与贵宾同乐。只是,这么多人进场,她竟毫无所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