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5章 粮食战争2 (第2/2页)
理之所以逃了,就是他们现之前卖粮食赚的钱,根本不足以填补粮食的亏空。 等这些富家大户的主人,现了这些人跑了以后,就已经晚了。 大户人家的危机意识,总是比一般人要强烈,他们立刻意识到,很有可能是人故意将粮食收购走了。 大户们立刻开始高价到市面上收购粮食,可是等大户们拿着银子去收购粮食的时候,却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整个大辽国境内,居然同时出现了恐慌性的传言,有大量粮商已经收购了大辽国国粮食产量的一半,此时整个大辽国的粮食,已经支持不到来年夏收了。 这对于一个偌大的大辽国而言,简直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几乎一瞬间,家里还有些存量的人,担心自己以后买不到粮食,可能没到开春就被饿死,于是市面上几乎没有人愿意卖粮食了。 即便是那些屯了一点粮食的粮商,已经知道风险就在眼前,粮食马上就要暴涨,所以部都关门打烊了。 这下子富家大户急了,粮食已经空了,不可能坐等一家人饿死吧。 现在整个大辽国,都是有钱都买不到粮食的局面。 每家每户的大户人家都挂起了收购粮食的牌匾,几乎是一天一个价格。 只有那些等着钱救命的人,才有可能出售一点点粮食,大户人家即使使尽的抬高收购价格,都收不到足够家用的粮食。 一时间整个大辽国,陷入了恐慌和大乱之中。 就连朝廷的粮仓也出现了大面积的亏空,大辽国朝廷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一瞬间整个大辽国召集大臣紧急商议对策,可是商量来商量去,根本没有任何解决办法。 粮食越来越少,之前买走粮食的人始终没有出现。 眼看着就年关将近,粮食已经从一百六十文,涨到了五百文了。 不少人开始去其它国家贩运粮食过来兜售,获取暴利,可是大魏国知道了大辽国的国情,他们心里可是乐坏了,早就严令禁止粮食外流进入大辽国。 没了大魏国的粮食大仓,想要去买北面的蒙古和大琻粮食,更是不可能,他们自己都没有粮食。如今和大辽国接壤的,也只有西夏、西宁、回鹘、大理、吐蕃。 西夏自从被西宁打残以后,韬光养晦,本来就是西北贫瘠之地,粮食勉强够本国,还要吃大量的粗粮。 回鹘更是贫瘠,几乎到了一毛不拔的地步,更加不可能提供给如此庞大的大辽国。吐蕃还算比较富裕,但是吐蕃乃是奴隶和佛陀国度,这里并没有自由贸易的习俗,所以粮食流出本国的概率很低。 只剩下一个大理,物产丰富,可是大理一直都是大魏国的藩属,他们顾及大魏国,一直不愿意掺和大魏国和大辽国之间,不愿意成为两国博弈的傀儡。 大理能提供的粮食也是很少,根本不够满足偌大的大辽国需求。 这个时候,似乎只有如日中天的小国兴宁,听闻极为富足。 大辽国紧急派出了使臣,请求西宁救援。 可是使臣却是直接吃了闭门羹。 这下子大辽国整个朝廷都疯了。粮食依旧再涨,甚至已经有朝廷的官员眷属出现了饿肚子的现象。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