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3章 贸易战 (第2/2页)
大的落差,让大辽国的民众们,开始疯狂的抢购着来自西宁的商品。 这么一来,只会继续加剧银两的外流,与此同时,物价也会随之而上涨。 可是城下之盟,大辽国此时是毫无办法,只能被动的接受。 与此同时,大魏国那边也一样。只不过大魏国早就开放了贸易,不过幸好大魏国的产业链,开始融入到西宁国的产业里面,成为了它们的低端供应。 这么一来,才造成了大魏国能够从西宁国赚回不少银子的错觉。 大辽国见大魏国居然这么好,顿时也嫉妒起来。他们也开始研究,西宁国究竟需要些什么。 首先,西宁国需要大量的铁矿石、硝石、蚕丝、麻丝等等。 这些其实都是常用的初级材料,西宁国需求量巨大。大辽国也开始转换自己的商业机构,开始大规模对西宁国输出这些初级材料。 要知道这么多的东西输出给了西宁国,就可以让西宁国生产更多的高级商品,然后贩卖给大魏国和大辽国。 一旦适应了这种低端的产业,那么就会一直处于食物链的低端。 可是对于大辽国和大魏国来说,他们没有任何选择。 强制性的打开了国门,大量的价格实惠精美的商品,造成巨大的贸易逆差。 钱犹如流水一般溜走,只能采取低端产业,不断的将出去的钱,再赚回来一些。 可是钱财去路流水,赚回来犹如抽丝。 这可是一个巨大的陷阱,由不得大辽国和大魏国不往里面钻。 这边西宁国通过和周边四国的贸易,赚得是盆满钵盈。 那一边,葛岩经营的农场,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耕种,终于有了成效。 四个多月的时间里,足足亩产一千五百斤。这么大的产量,而且整个西戎州,足足数十万亩土地。 庞大的粮食产量,大批的粮食通过马车和船只朝着南方运输过来。 百姓们看到这么多的粮食,都是争相目睹。亩产一千五百斤的传奇,立刻在西宁国疯传。 这一下子,国的农民都沸腾了。 这个亩产,已经到了普通五谷的三倍了。 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利益驱动,立刻就有人开始蜂拥过来,想要征询种子的购买和种植方法。 葛岩的土豆和玉米火了,直接开始在整个西宁国卖起了种子。 种子可是和卖粮食有很大的不同。普通粮食价格只能到一百文左右一石。可是卖种子,却可以卖到六百文一石。 即便如此,这么高的价格,依然是抢手货。 葛岩的土豆和玉米,成了整个西宁国的热销农作物。 这一番cao作下来,葛岩顺利的将土豆和玉米推广到了国,还顺便赚下了两千六百万两纹银。 这次葛岩算是赚大了。这么多的钱,葛岩直接又租了西戎州一年,打算再来个两季收成。 虽然以后国推广了,葛岩的土豆和玉米没准卖不到这么高的价格,但是能让西戎这片土地发挥价值,也就是值得的事情了。 (本章完)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