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 五十章:新年祭祖 (第3/3页)
。是他们两兄弟把陈郡殷氏带入了一流世家大族之列。 殷羡之子殷浩的妻子是陈郡袁氏,袁耽之妹。殷融长子殷康妻谢僧韶,谢尚之女、殷康之子殷仲文妻谯国桓氏,桓温之女殷融次子之子殷仲堪妻琅琊王氏,王临之女、殷融三子之孙殷景仁妻琅琊王氏,王谧之女。 宋孝武帝贵妃殷氏、宋文帝太子刘劭妃殷氏,殷淳之女、始安王刘休仁妃殷氏,殷冲之女、殷元素妻琅琊王氏,王僧朗之女、殷睿妻琅琊王氏,王奂之女、殷钧妻永兴公主,梁武帝之女。 殷浩、殷仲堪等人,擅于玄谈,精于玄学、儒学、佛学、医学,又是天师道世家。 殷清风越听心里越麻木,这踏马的台牛了吧。男的娶王、谢、袁、桓四族之女、女儿嫁入皇室好像李世民他们家也没这么牛吧 不过这个永兴公主嘛名声太臭! 那边叔祖管家还在继续讲解。 到了陈朝之后,殷跻一支从殷钧开始败落,而殷昱一支慢慢崛起。 殷不害初仕南朝梁为廷尉平,最高官职为中书郎、廷尉卿。入陈朝官拜司农卿,陈后主即位加任给事中。 殷不佞初任南朝梁尚书中兵郎,后任戎昭将军、武陵王谘议参军。承圣初年,改任武康令。后为始兴王陈伯茂的谘议参军,兼任尚书右丞,后改为东宫通事舍人。 殷不佞的兄长不疑、不占、不齐都早死。殷不佞最侍奉寡嫂十分恭谨,所得俸禄,不入自己私室。他的长子殷梵童,官至尚书金部郎。 殷僧首在陈朝灭亡后,徙居关中雍州鄠县。仕隋朝,任秘书丞。 殷不害、殷英童等以书法、画艺闻名于隋。 殷不占、殷不齐二人无后、殷梵童无后,殷峤无后、叔祖管家和殷元是殷不疑后人。 殷昱一支慢慢崛起后,开始与同住长干里的琅琊颜氏一族通婚。 颜之推的夫人是殷不害的meimei、颜思鲁的夫人是殷英童的闺女、颜思鲁三子颜勤礼的夫人是殷闻礼的闺女、殷闻礼的孙女嫁颜勤礼的长子颜显甫等等。 颜之推初为湘东王萧绎右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后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奉命校书。北周是出任平原太守,后为御史上士、废太子杨勇的东宫学士学士。 颜思鲁是颜之推长子,初为北齐卫府行参军,隋朝时曾任秘书省东宫学士、校书郎。现为秦王府记室参军。 殷清风现在不麻木了,他是幸福的简直是快要哭了。 颜思鲁、颜勤礼、颜显甫爷仨他没啥印象,可颜之推、颜相时他知道谁啊! 琅琊颜氏是孔子的学生颜回的后代,历代都有子弟出仕为官,家世基本就没怎么衰落过。 颜之推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留下了颜氏家训这部著作。 之前他篡改了朱子家训的时候,就在琢磨着能不能看一眼颜氏家训呢。现在听说老颜家和他还挂上亲戚,他能不激动吗? 虽然与颜氏结亲的是殷不占一支,但总归是亲戚嘛,总归是找到交往的借口了。 不过颜氏不与风光的殷跻一脉结亲也是可以理解的。玄学?天师道?对于死忠儒学的颜氏来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麻蛋的,怪不得李世民嘲笑小爷呢。有这么牛掰的家族和姻亲关系,但他自己却还不知道,换谁都要狠狠的嘲讽他到哭死为止。 不过子不教不知过吧再说了,小爷是后来人,不知道也是情有可原的是吧看来得找机会与老颜家套套关系” 心情大好的殷清风继续观看他祖先的木牌。当他仔细的看了一遍殷峤这一系的排位时,他不由得产生了一个疑惑。 木牌上记载殷不害可是活了八十多岁,怎么他的后代不但早亡,子嗣还如此单薄? 殷清风的脑子有些乱。难道是因为殷氏一脉子嗣单薄,才让自己从现代过来,再配上一大堆媳妇儿,然后让他繁衍出众多子孙的不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