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_第四百零三章:不速之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三章:不速之客 (第2/3页)

不足为奇了。但他相信,只要韦杜氏还有脑子,就不会再来招惹他的。

    摇晃了一下脖子和肩膀,殷清风打算再接再厉。

    笔还没落下,就听“当当”两下敲门声传来的同时,繁星在门外轻声喊道“郎君,魏国公裴寂已经进了府门了。”

    裴寂?他来干什么?

    没事先投贴?

    殷清风打开门,从忧心的繁星手中接过灯笼,“放心,不管他因为什么来的,他还能奈何我这个太子的郎子不成?”

    经殷清风这么一说,繁星才发现自己白担心了。她露出开心的笑容,“是繁星多虑了。”

    殷清风送上一个奖励吻,“去吧,该备课还是锻炼,总之,就是不用担心本郎君。”

    在半路上迎上了裴寂,“清风拜见舅父。”

    裴寂边走边说道“饭后无事随意走动,清风不会怪罪老夫不告而来吧。”

    说话间,裴寂来到殷清风的身前,殷清风侧身虚引,“若是清风敢说一声“怪罪”,恐怕满长安那些请求舅父登门都请不到的权贵们,会把清风砸成rou泥的。”

    “哈哈~~~”

    裴寂畅快的笑着,心里却警惕无比这小子越来越难打交道。

    一路说着没营养的话,很快就到了书房。

    始终没想通裴寂暗夜来此确切的目的,殷清风等裴寂坐下,从书柜里取出一个盒子放在裴寂面前,“清风要在梧桐山庄度过元日,正月间可能就不回城了。

    今日舅父前来,清风正好有一物孝敬。”

    裴寂心里琢磨着这句话的含义,一边打开盒子。

    “这是”

    裴寂有些发傻。

    他拿起拳头大小的凤血石左右看了半天,“这是什么玉石?古怪得很,又精致得很。”

    殷清风把凤血石的功能吹嘘了一遍,“这是清风偶然得来的。除了献给太子几块外,只孝敬了舅父一人。

    舅父可将此物摆在书桌上也可,请人雕刻成印章也可。”

    印章名称很多,主要有玺、宝、图章、图书、图记、钤记、钤印、记、戳记等等。

    古时候,印章通称为玺。

    到秦统一中国后,只有天子之印称为玺,其余的都称印。到了汉代,诸侯王称玺,将军称章,其余称为印。

    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佛像镀金需要用水银。而水银是原矿朱砂炼成的。随着朱砂的出现,也产生了红色印泥。

    魏晋时的官印大致和汉官印相同,但铸造上不及汉印精美,文字也不同于汉印那种典重浓厚的风格,而是比较瘦劲,随意布局,舒放自然。印首冠以“魏”“、晋”字样,很容易识别。

    隋代官印文比秦小篆更加圆转弯曲流动。官吏的印绶制度被废止,官印用的是官职名和官署名。

    这时的官印继承六朝遗风,以朱文也就是阳刻居多,私印则常用阴刻刻成的白文。封泥印已经不用,采用朱砂水溶印泥,印面红色鲜明。

    裴寂越看越喜欢。

    红色本身就被世人认为有驱逐邪恶的功效和代表着权威,而“印”是权利的象征、“章”体现了个人的地位。

    无论这凤血石是刻成“印”还是“章”,绝对要比铜质和玉质的印章要高贵。

    在上面刻上什么字好呢?

    玄真道人,还是河东玄真?要不,刻成大唐魏国公裴?魏国公裴也不错啊

    裴寂迷茫了。

    而殷清风在暗笑。

    你搞突然袭击,小爷就见招拆招。互相伤害吧,看谁更刚。反正你今天的目的也超不过小爷的预想。

    裴寂一抬眼,见殷清风在写字。再看了眼手里的凤血石。

    小子,敢戏耍老夫!

    他心中又一笑,好,看你镇定到几时。

    将凤血石放回盒子里,裴寂低头端详着,“这么珍贵的礼物,真叫老夫为难啊,该怎么回礼呢?”

    他的声音轻得像是在自言自语,“王寄寓都把藏书献上了,老夫也不能吝啬了吧。”

    殷清风笔耕不停。

    小样儿,为王度的事儿来的啊。行,你接着演。

    裴寂像是才从迷恋中清醒过来,他抬头看着满屋子的书柜,“不知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