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三章:不速之客 (第3/3页)
风这里有多少藏书?修文馆的藏书恐怕不止这些吧。” 就算他要和裴寂斗心机,此时也不能失礼了。殷清风放下笔,欢喜万分的拱手说道“清风谢谢舅父的慷慨!请舅父放心,清风一定妥善保管那些书卷的。” 裴寂差点儿被噎死。 刚才还说他越来越难打交道呢,他现在竟然回敬个更狠的。 本来是要试探他的,他却直接钻空子。还要脸面吗。 可话都说出来,要是反悔了,他也没有脸面了。天杀的,算计到老夫头上来了,那可是三十多万的藏书啊~~~比修文馆还多的藏书啊~~~ 转念一想,裴寂笑道“清风府里的藏书,集修文馆、韦氏和王氏的典藏,世人要知道了,恐怕求书者趋之若鹜啊~~~” 历来政权更迭,最先抢夺的就是前朝的藏书。占据了前朝的藏书和人口册碟,就意味着新政权的正统性。 所以,杨广仓逃江都时也不忘携上大批馆藏图书。 可谓是藏书在手,江山正统在手。 但皇家藏书的意义还不仅如此。 历代帝王重视藏书建设,广购秘集,博采遗书。无论奇书、怪、书、异书、秘书、趣书,伪书,不管野史传奇、术数奇谋、房内养生、神魔志怪都统统秘藏独用。 最主要的是,皇室对一些威胁其统治地位或十分珍奇的书,他们往往外禁内用禁绝谶纬之书。比如。 中尽含慧学、军事、心术、治世、文学等帝王篇章,岂能容世人轻窥?就算在裴氏族内,知道藏有的也不过是历代的族长和家主。 行啊~~~你不是想要吗?都给你!就看你敢不敢收下。 诛心?可惜没用。 殷清风依然欢喜的说道“清风明日就派人扩建藏书馆。估计也用不了多久,舅父在二月的时候使人送来就好。” 裴寂有些纳闷了。 他是真不懂还是装疯卖傻?真不怕传到李世民的耳朵里? 他勉强笑道“就依清风。” 两门千年家族的藏书,加上修文馆的,哪怕去掉那些重复的,也有四十万册吧~~~ 前隋据天下一统之便利,至大业年间,西京洛阳嘉则殿藏书也不过三十七万余卷;而武德初年,更是藏书仅八万卷,还重复相糅。 四十万册~~~嘿嘿~~~ 终于有机会报一箭之仇了~~~ “老夫与王寄寓同居河东,彼此临近,又数代姻亲,但老夫反复相问,他就是不言清风许下何等承诺,让他痛下决心举族迁徙长安。清风可有教某?” 殷清风指了下桌上的茶杯,“凡瓷器,王氏皆经营之。” 因为没有隐瞒的必要,他也干脆的把话挑明。 裴寂的瞳孔收缩又张开。 瓷器啊~~~当初长孙无忌那小儿的寿礼可是轰动的长安城啊。 那还是读书人喜好的文房瓷器。 以眼下这茶盏而论,哪怕庶族之家也要极力收藏吧~~~这是何等收益!之前的加盟会敛财再巨,也不过一时之收益,岂能比得上这一世的财源? 王寄寓到底付出了什么,才让殷清风舍下如此钱财? 以太原王氏这等的破落户,有什么能让殷清风动心的? 不可能是藏书,也不可能是区区几个族女、几十万顷的土地 他心中一惊王寄寓不会是疯了吧,该不是弃千年传承而不顾,举族投靠他了吧 就算王氏再衰败,那也是令庶族敬畏的世家啊~~~ 更何况,他们与李氏还有姻亲呢。就不怕李氏的脸面上过不去?他这是自毁王氏前程啊~~~ 等等 这小子本就有李世民的照看,更有冠绝天下的财富。若真收下太原王氏作为附庸殷氏这是要一步登天啊~~~ 他和殷氏族人不会天真的以为李氏是什么善良之辈,就坐看他们实力壮大? 这是取死之道啊~~~ 疯了吗?他和殷氏疯了吗! 不对 裴寂有些恍然。 怪不得殷闻礼不顾脸皮的要谋夺钱财,原来他们这是在暗度陈仓啊~~~ 嘿嘿~~~老夫岂能让你得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