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章:文贼小盗(贺元宵) (第2/3页)
郎君。” 错事被郎君轻轻揭过,但她们的心更沉重了。 巳时刚过,梧桐新村的牌坊外,驶近了一辆辆马车。 打头的那辆马车在牌坊前停下后,后面的马车跟着放慢速度停了下来。 韦纲在韦文宗的搀扶下走出马车,“这就是你说的牌坊?倒是有些和汉阙相似。雕琢得虽然有些粗糙,但这形制的门阙的确别致。” 韦文宗道“听说这是殷侯亲自构图让人搭建的。” 韦纲继续端量着牌坊,“对他了解越多,越感其才学深似海。一代人杰啊~~~” 韦文宗仰慕道“恐怕上下几千年也无人比得过的。” 韦纲皱眉道“我韦氏虽屈服与他,但子孙不可为其夺去心智。他在世时,就尊他一世。他过世后,难道你还想我韦氏后人也受此屈辱?休得让老夫再听此丧气话!” 韦文宗现在不想和父亲争辩,他躬身道“是,阿耶!” 对殷清风了解越多,他对那个少年越敬佩。虽然有些事情,他只大概能猜出些端倪,但这些端倪就足够他心惊的了。 他对比过自己族中的年轻子弟,再想想殷清风行事的手段,包括他教化的手段,他不认为韦氏子弟能超越过殷清风亲自用心教导过的子嗣。 不管是殷清风当初有什么顾虑,或是没瞧得上阆公房,殷清风没收下阆公房作为附庸,都不意味着阆公房有对抗殷清风的能力。 如果殷清风再教导一个或两个皇太孙,除非这位皇太孙也崩了,否则殷清风的后人永远要压韦氏一头。 经过他的估算,等这位皇太孙崩了,最少是八十年甚至是百年的时间。可不管是八十年还是百年,韦氏子弟身上都已经刻上了殷清风的烙印。 要知道,从明春开始,每个七岁到十四岁的,包括小娘子在内的韦氏后人,都要在这梧桐学堂里接受殷清风间接地教导。 八十年,就是五代人啊~~~ 他们,能反抗殷清风的后人吗? 不管阿耶如何看重韦氏往日的荣光,不管阿耶如何的雄心壮志,从阿耶答应将后人送到这里读书开始,韦氏已经落入了殷清风的算计里。 现在,后悔也没用。除非,殷清风死了。 但韦氏已经付出那么多,殷清风即使死了,那些土地、那些奴婢,那些藏书,还有与其他族人的分裂,还能找回吗? 韦氏以后的路该如何走,已经由不得韦氏了 韦纲不知道长子的内心对韦氏的前途已经不抱希望了,他挥了下手杖,对其他围上来的族人说道“既然殷侯在此建立坊门,吾等就步行而入吧。” 自从殷清风来过韦曲后,韦氏族人或派人打探或亲自来过梧桐新村。但这一次来的心态又不一样,他们的感受也就不同了。 首先是房屋。 想想他们原先那些佃奴居住的茅屋,再看看眼前这些一栋栋独门独院的二层民居,又想想他们家族的房屋,他们有种强烈进去一探究竟的欲望。 不用知情人介绍,他们也能猜得出,这些他们没见过的民居,一定是出自殷清风之手。 再是人。 他们原先的那些的佃奴的脸上,只有麻木,只有忍辱,但眼前这些只略微扫过一眼,拱手示意后就各自忙碌的人,每人脸上的表情是自信是淡然,根本看不出他们是佃奴、是贱籍身份的人。 韦纲等人见没人迎接,只好沿路慢慢向前,直到临近十字路口的时候,才见到殷清风的身影。 与上次韦曲见面时的情形相同,到访的客人先行礼,作为主人站在原地,等待客人走近。 韦纲心中一边感慨,一边行礼向前,“老朽拜过淮阳侯。” 韦津也赶紧行礼,“善会拜见淮阳侯。” 殷清风则一边观察着跟随韦纲来的人,一边回礼,“见过韦翁,见过善会先生。” 其他人依次给殷清风行礼。 见还是上次那些韦氏族人,殷清风简单说了句,“见过诸位。”伸手虚引,“这边请。” 引到楼内,殷清风介绍道“这位是太子的长女,襄城郡主;这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