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警花闯三国_第10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2节 (第4/5页)

行军的时候就不可能步兵那样携带大批粮食。也就不可能埋锅造饭。历史蒙古骑兵会选择一些产仔后的母马带在队伍当中。利用马奶作为行军的口粮。但是在刘欣这里战马十分奇缺。他沒有选择的余地。幸好刘欣根本后世的记忆。开发出了随军携带的干粮。那就是炒面。

    这些骑兵下了马。一口炒面一口雪。匆匆填饱肚皮。抓紧时间休息。就像后世那支著名的军队一样。照样可以战胜武装到牙齿的强大敌人。这些士兵虽然沒有后世那样崇高的信仰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但是。对于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渴望同样激励着他们面对困难无怨无悔。刘欣制定的一系列政策。都保证他们即使战死疆场。他们的家人也会后顾无忧。如果他们一旦立下莫大的功劳。那他们的家人更会从此扬眉吐气。至于炒面。则是刘欣根据后世的记忆开发出來的应急食品。

    孙策的心情却难以平静。这是他投效刘欣以來。第一次获得独自领兵的机会。他暗暗告诫自己。这一次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能辜负刘欣对自己的期望。孙策虽然勇猛刚烈。却不是一莽之夫。他心里明白。骑兵的机动性再强。也不可能飞上阳平关。攻城更非其所长。何况阳平关的关门沒有特殊情况是不会打开的。依靠突袭冲进关去绝无可能。如何才能做到出奇制胜。是摆在孙策面前的一个巨大难題。

    二更时分。经过短暂休息的骑兵继续出发。直奔阳平关。率领这支骑兵的共有五名校尉。孙策原來并不是这五人之一。只是徐晃在刘欣的授意下。让孙策临时担任他们的统领。在职位上。孙策和那五名校尉是一样的。甚至孙策作为步兵校尉。地位还在他们五人之下。不过。刘欣的军队中向來是军令如山。既然任命孙策为这支骑兵的临时统领。其他人除了服从命令。不会有任何异议。当然了。这并不代表攻占阳平关的首功便是孙策的。其他五名校尉如果能够抢在他前面入关。同样可以立下可以连升三级的大功。所以。另外五名校尉的积极性丝毫不弱于孙策。他们甚至提出不进行任何休整而直接杀奔阳平关。

    今夜月朗星稀。洁白的雪地上一条黑色的长龙悄无声息地向阳平关飞奔而去。队伍中除了马蹄踏在雪地上轻响。听不到一点人声。所有人的心思早就飞到了阳平关上。有了在本地潜伏多年的幻影秘谍作向导。队伍行进的速度快了许多。比孙策预定的时间提前了近半个时辰。远远的已经可以隐约望见阳平关的城墙了。

    孙策约束住队伍。问身边的一名校尉道:“李将军。咱们骑兵的弓箭射程有多远。”

    这名校尉叫李生。他听了孙策的话。不由皱起了眉头。想不明白他问这个是什么意思。攻城的时候弓箭只能用來压制城上的守军。却不可能单凭弓箭就将一座城池打下來。何况那里还是一座巍峨的雄关。不过。提到弓箭。李校尉心中满是自豪。这些骑兵久经训练。弓马娴熟。射术丝毫不差于那些专职的弓弩手。想到这里不由挺了挺胸口。说道:“孙将军。弟兄们都配备了新式的强弓。隔着两百步射杀城上的士兵应该不成问題。”

    孙策点点头。说道:“这就好。全体下马。卸下马鞍。原地休息。等天亮开始攻城。”

    校尉张彪对徐晃让孙策担任他们的临时统领。心中颇有些不服气。总认为孙策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子。现在听说他要等天亮才开始攻城。更加瞧不起他。立刻出言反对道:“孙将军。所谓兵贵神速。现在守军还在睡梦当中。正是攻城的最佳时机。等到天亮。敌人有了准备。那我们长途奔袭还有什么用。弟兄们这一夜的辛苦岂不是白费了。”

    这一路上。从出发之时。孙策就在考虑该怎样攻打阳平关。骑兵的特长在于野外机动。冲击敌阵。如果强行攻城。可以说是以己之短击敌所长。

    孙策也曾经考虑过利用夜色掩护。趁其不备。突然袭击的可能。但是今夜月光皎洁。在雪地的映衬下亮如白昼。在沒有内应的情况下。攻城的时候想要不惊动守军几乎沒有可能。而阳平关和葭萌关不同。这里纯粹就是一座关卡。并沒有依关建城。外人想要潜伏到关内。无异于痴人说梦。即使能够趁敌不备。侥幸攀上城墙。很快便会引來敌军的围攻。离开了战马的骑兵。面对城内的四万大军。以寡敌众。胜算实在不大。

    而且。孙策更清楚。在战马奇缺的刘欣眼中。这五千骑兵可是宝贝中的宝贝。现在交到了他手里。他可不能就这样随随便便地将他们带向绝路。

    孙策很理解张彪、李生他们迫切的心情。他自己又何尝不想抢下这个首功。來个连升三级呢。但是他不能这样做。不过。他向來心高气傲。并不想向张彪他们做多少解释。只是冷冷地说道:“我自有安排。执行命令吧。”

    天光渐渐放亮。孙策已经下定决心。以骑兵攻击一座关城无异于自寻死路。他攻心为上。要不战而降人之兵。随着一声令下。士兵们纷纷跃上战马。经过短暂的休息。五千骑兵个个抖擞。刚刚喂过料的战马似乎也感觉到了大战即将來临。显得格外兴奋。马蹄不停的地雪地上刨來刨去。

    孙策一马当先。士兵们呐喊着跟随他冲向阳平关。

    守关的士兵发现了这边的动静。顿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