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警花闯三国_第10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2节 (第5/5页)

鼓噪起來。领军的将领是张鲁的弟弟张卫。也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子。辅佐他的是大将杨昂。得到士兵的报告。还在睡梦中的两个人赶紧穿戴整齐。连早饭都沒來得及吃就匆匆奔向城头。到现在他们还沒有搞清楚城外这支人马是哪方神圣。从何而來。

    离着关城约有一箭多地。孙策勒住战马。大声喝道:“关上的人听着。我乃荆州牧刘大人部下。奉命特來取关。整个汉中现在已经在刘大人掌握之下。你们父母妻儿今后是生是死全在你们的一念这间。识时务的就快快开门投降。否则。等刘大人的大军一到。悔之晚矣。”

    城上士兵听了孙策的话。果然引起一阵慌乱。一名校尉见势不妙。不断挥舞着手中的长矛。拚命喝止。可是士兵们却仍然窃窃私语。人人面带忧色。汉中已经失陷的消息很快就在城头上传扬开來。而这时候。守关的主将张卫、杨昂还沒有到來。校尉沒有办法。指了指城下的孙策。大声命令道:“快。放箭。射死他。”

    第248章骑兵冲阵

    城头上的乱箭纷纷射下。却大多离着孙策还有十多步远便插在了地上。偶有几枝到了他的身前。也被孙策手中长枪轻轻一拨。滴溜溜地掉落尘埃。

    孙策仰头哈哈大笑:“來而不往非礼也。城上的人听着。看我们射回去。儿郎们。走。”

    说完。孙策一催胯下战马。向西便走。五千骑兵紧随在他的身后。他这时候的感觉就仿佛自己不再是一名普通的校尉。而是一名真正的领军大将。五千骑在阳平关前排成数行。士兵们纷纷摘下弓。搭上箭。瞄着城头上的守军士兵。城头上的士兵却像看西洋景一样。簇拥在箭垛两旁。他们不相信这么远的距离。有谁可以从城下射到关上。所有的守军都等着看这些人的笑话。

    “射。”随着孙策的一声令下。五千支箭齐刷刷地射向城头。城头上的惨叫声响成一片。毫无防备的守军士兵接连中箭。缩得快的。还能躲到了箭垛后面。动作慢的。已经被箭矢贯穿头颅。更有那探头探脑向下看的。直接从城上摔了下去。即使沒有被射死。也肯定骨断筋折。再无生还希望了。

    看到城头上的守军士兵有的龟缩在箭垛后面。有的手忙脚乱地竖起盾牌。孙策又是一阵大笑。勒转战马向东狂奔。整支骑兵队伍就像一条长龙。在孙策的带领下。从阳平关的南门前一路奔驰而过。在奔跑之中。所有人都学着孙策的样子又向城楼上射了一箭。接连不断的箭雨压得城上的士兵头都不敢抬。只听到盾牌上“当当当”的响声不绝于耳。有的士兵持着盾牌的手已经震得发麻。又有几个士兵不留神间被流矢击中。丢了性命。

    虽然接连两轮箭雨射得热闹。张彪等校尉的心情却轻松不起來。这样对付城上的守军无异于隔靴搔痒。就是将随身携带的箭矢全部用完。又能伤得了几人。张彪看了孙策一眼。虽然心中不服。却也只能忍气吞声说道:“孙将军。趁着敌军丧胆。下令攻城吧。”

    孙策沒好气地说道:“攻城。拿什么攻。沒有云梯器械。这么高的城墙怎么上去。我们是骑兵。难道舍弃了战马去当步兵。待我再去叫上一阵。”

    此时。张卫、杨昂正急急地赶往城头。走在半道上就听见城头上惨叫不断。早有士兵跑过來报告。城下是刘欣的军队。张卫、杨昂心头都是一紧。他们一直担心董卓会挥师南下。却沒想到反而是刘欣先动手。而且來得这样快。事先竟然沒有得到一丝先兆。

    等他们爬上城头。只见城下数千骑兵正在那里耀武扬威。孙策长枪朝着城头一指。厉声喝道:“城上的人听着。刚才只是小施惩戒。叫你们见识见识我大汉军威。现在投降。还可以保你们全家无忧。若是执迷不悟。待我家主公大军一到。尔等皆死无葬身之地。”

    杨昂并不知道刚才城上城下对射的情形。听了孙策的话。勃然大怒。见他离得尚远。年纪又轻。索性一手扶着城垛。一手指着城下大骂道:“你们这些不知死活的东西。凭这几个人就想叫我们献关投降。休要走。待我下來擒你。”

    张卫虽然也是个不肯轻易服输的主儿。却留了个心眼。劝解道:“杨将军。咱们何需与他们一般见识。阳平关墙高城厚。他们又都是骑兵。急切之间攻不下來。关中粮草足够支持一月有余。正宜坚守待援。等兄长得到消息。到时候再來个内外夹攻。一定可以叫他们有來无回。”

    他的话音未落。便听“嗖”的一声。一枝羽箭从关下直射过來。正中杨昂的前额。穿颅而过。这一箭的力道大得惊人。将杨昂整个身体带得向后飞去。“嘭”的一声。生生将他钉在城楼的门柱之上。城下的骑兵阵中欢呼声震耳欲聋。

    张卫沒想到隔了那么远。竟然还有人可以将箭射上城來。而且又准又狠。一下子便要了杨昂的性命。不觉胆战心惊。刚才的雄心壮志早就不翼而飞。慌乱之中。他也躲到了盾牌后面。偷眼看向城下。却见孙策缓缓放下手中的硬弓。正在那里高声大喝:“有不降者。此人便是榜样。”

    习武之人最敬佩的便是英雄。张彪、李生等一众校尉也沒想这样一个小小少年。勇力竟然如此惊人。再看向孙策时。眼神已经沒有了刚才的轻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