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7节 (第1/5页)
这一通大呼小叫将刘欣的思绪拉了回來。是啊。“一将功成万骨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些话过去只停留在书本上。现在面对无数阵亡的将士。他才切实感受到现实是多么的残酷。要想争夺天下。这些事情是无可回避的。刘欣暗暗告诫自己。以后的决策更要慎之又慎。自己的位置不同了。做每一件事都要思之再三。要有如履薄冰的感觉。 却听张飞又在那里叫道:“气死我了。这么多马。竟然沒几个有用的。” 原來。刘欣在这里心疼伤亡的将士。张飞却在那里心疼地上的战马。这些战马有许多都被砍断了四蹄。再也沒有驰骋的能力。还有的被箭射伤。或者被乱马践踏。真正还能继续骑乘的只剩下不足千匹。见到张飞像个孩童似的在那里跺脚。刘欣也仿佛受到了感染。笑了起來。说道:“行了。翼德。不要在那里心疼了。等拿下长安。我们一定继续出兵。叫那些羌人和匈奴人知道。他们帮助董卓是犯了一个多大的错误。那些游牧民族有的是战马。到时候还怕少了咱们的不成。” 陈宫为人刚直。听出刘欣话里的意思。似乎要去劫掠那些游牧民族。慌忙拱手说道:“启禀主公。想必这些游牧骑兵也是迫于董贼的yin威。不得已才出兵与我们对敌。我大汉乃是仁义之邦。以礼仪兴天下。主公想要战马。可以货殖与那些草原部落交换。万万不可恃强凌弱。望主公三思。” 其实刘欣并不赞同陈宫的说法。他也讲仁义。但要看是对谁讲。对仁义之人当然可以讲仁义道德。对豺狼却只能以拳头相见。这些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千百年來都是汉民族的最大威胁。历史上更是多次覆灭了汉人的政权。让汉人百姓沦为他们的奴隶。刘欣在内心对他们可沒有多少好感。他一心只想着不要让历史重演。不过。他也沒有反驳陈宫的话。现在的场合可不适宜和他进行辩论。只得笑了笑。说道:“公台啊。你看我长得像强盗吗。” 陈宫也不好意思地笑道:“是属下多虑了。” 第二天一早。刘欣继续挥师前行。一路上沒有遇到任何阻拦。很快便到了河池城下。却见城门大开。一个守军都看不到。城中冒起好几处火头。滚滚浓烟直冲云霄。 蒯越在马上拱手说道:“主公。小心城中有诈。” 看到眼前的情景。刘欣不知怎么就想起了空城计。对于三国时期到底谁施行过空城计。在后世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过论证。有说王平使用过空城计。也有说文聘使用过空城计。更有说曹cao使用过空城计的。反正都认为诸葛亮沒有使过空城计。既然诸葛亮都沒有使用过空城计。那董卓又怎么可能想出空城计这一招呢。刘欣只略一思索。便果断地说道:“河池现在肯定是一座空城。大家无须疑虑。进城以后不可扰民。” 他的判断沒有错。河池真的是一座空城。而且空的非常彻底。全城几乎找不到一个活人。大街小巷到处都躺着死尸。许多男尸的头颅已经被割去。还有一些年轻女尸都是身无寸缕。死状惨不忍睹。刘欣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是一场大屠杀。一场面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士兵们终于扑灭了城中的大火。还从废墟中救起一个奄奄一息的少年。从他断断续续的言语中得知。做下这一切的正是昨天刚刚败走的羌兵和匈奴兵。 刘欣不禁想起了历史上蔡琰所作的悲愤诗。那句“马首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不由恨恨地说道:“这帮畜牧。此仇不报。我誓不为人。” 刚才还担心刘欣会对这些游牧民族进行残酷打压的陈宫。看到眼前的一切也说不出话來。一种极度悲愤的情绪在汉军中弥漫开來。士兵们群情激愤。纷纷请战。然而。在这个时候。刘欣的头脑却越发的清醒。他很清楚。当前的目标是董卓和刘协。现在还沒到收拾这些草原部落的时机。 很快又有探马來报。董卓在散关前面扎下两座大营。与散关成犄角之势。左边是李傕和北宫伯玉。右边是郭汜和刘豹。皆是深沟高垒。戒备森严。摆出一副要和刘欣长期相持的架势。 听完禀报。刘欣冷哼一声道:“北宫伯玉、刘豹。这两个逆贼还沒有回去。要是这次落在我的手里。一定叫你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三军听令。去关前扎下连营。不破董卓。誓不班师。” 董卓这回确实采纳了李儒的建议。刘欣的大军从襄阳而來。蜀道艰险。补给十分困难。必然不能久持。于是在散关扎下营寨。采取守势。当然了。现在这种情况对于董卓來说也是沒有办法的办法。毕竟接连三仗他都打输了。而且都输得很惨。三军士气低落。只能凭险拒守。董卓这次出征共动员了五十五万大军。几仗下來。折损了一些人马。仍然有三十七万之多。加上他将刘协迁出洛阳的时候。大肆劫掠。聚敛了无数钱粮。这里离着长安又近。他有信心将刘欣拖垮。 刘欣虽然也出动了三大军团。几场仗打下來损失了两万人马。但是他还要考虑到成都、汉中、葭萌关和阳平关以及沮县、河池两地的防守。不可避免的要分散一些兵力。这样一來。聚集到散关外面的人马只有十二万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