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2节 (第5/5页)
一个重要原因。 而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又导致土地开垦起來十分困难。而且很难形成大片相连的农田。而且。江南除了平原。还有很多丘陵山地。既不适宜种植水稻。也不适宜种植小麦。除此之外。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不时侵袭。也给江南百姓的生存带來了巨大的威胁。 再加上官府、豪强对百姓们施以苛捐杂税。横征暴敛。老百姓们实在活不下去了。落草为寇还是轻的。如果有人站起來振臂一呼。恐怕就要揭竿而起了。 刘欣想明白了这些深层次的原因。不由笑了起來。说道:“仲翔啊。你说的这些问題我都有办法來予以解决。假以时日。江东诸郡的百姓不仅衣食无忧。还会慢慢富裕起來。” 第333章稻种(二更) 虞翻听说刘欣有办法解决江东的难題。连忙问道:“不知主公有何妙法。可令江东百姓从此能够安居乐业。” 刘欣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朝沮授招了招手。让他來到近前。附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几句。只见沮授面露微笑。匆忙走了出去。刘欣这才转头对虞翻说道:“仲翔。想要让百姓富裕起來。那就必须增加他们的收入。而想要增加收入。光靠种植粮食肯定是不够的。要想方设法将那些丘陵山地全部利用起來。” “将丘陵山地利用起來。”虞翻有些不太理解。 刘欣肯定地说道:“不错。要将丘陵山地利用起來。江东气候潮湿。除了适宜培育茶树。还可以大量种桑养蚕。” 茶叶早在上古时代就被人们发现并加以利用。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叶虽然很早就被人发现和利用。但当时主要还是将茶叶作为一种草药。尽管也有人开始饮用。却只局限于南方少数地区。而种桑养蚕在江南也是十分普遍的事情。 听说刘欣想出來让百姓致富的办法就是发展茶叶和蚕桑。虞翻不觉大失所望。说道:“茶叶虽有解毒的功效。但日常所需不多。蚕桑虽然可以织成丝绸。却不能填饱肚子。单靠这两件事情想让百姓富裕起來。属下以为。有点难。” 刘欣哈哈笑道:“仲翔。关于茶叶和蚕桑。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实不相瞒。我已任命贾诩为凉州总管。负责平定西凉。等到西凉安定下來。下一步。我就要恢复西域都护府。重建丝绸之路。到了那时候。蚕桑还用担心沒有出路吗。” 顿了一顿。刘欣继续说道:“茶叶如果只是作为药用。自然所需不多。但是。如果将茶叶的地位上升到与粮食等同。那情形就会大不一样了。” 自从看到贾诩手绘的那幅凉州地形图。刘欣就动开了脑筋。要想让国家和老百姓都富裕起來。单单着眼于国内是很难实现的。发展对外贸易却是一条捷径。要想在对外贸易中赚大钱。就必须有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如果能够做到人无我有。那就再好不过了。 刘欣虽然來自后世。见惯了许多高科技产品。但是他并不好高骛远。因为他明白。在这个以手工业为主的时代。再高深的科学理论也难以转化为生产力。就拿火炮來说。从成立研究院的那一天起。他和马芸就将开发火药和火器作为一项重点工程交代了下去。马芸甚至还提供了“一硝二磺三木炭”的火药配比。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进展依然十分缓慢。所以。在选择什么产品用于对外贸易这个问題上。刘欣毫不犹豫地将目光瞄在了老祖宗身上。 中国历朝历代。在对外贸易方面有三个产品长期处于垄断地位。那就是丝绸、茶叶和瓷器。刘欣印象中。养蚕缫丝的技术要在几百年后才会传入欧洲。而深受欧洲贵族喜爱的丝绸织物。只能通过贸易从中国获取。所以经过西域的商路才会被称为丝绸之路。至于种茶和制瓷的技术传入欧洲。更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情了。这三件东西。最后都成了欧洲贵族和上流社会必备的奢侈品。只要cao纵得当。将为大汉王朝带來无尽的财富。 虞翻也明白。只要丝绸之路一开。种桑养蚕自然可以带來更多的财富。但是如何才能够让茶叶上升到与粮食几乎同等的地位。他绞尽脑汁也想像不出來。而且。虞翻还有一个更大的担忧。忍不住拱手说道:“启禀主公。即使这两件事情做好了。可以给江东百姓带來大量的财富。但是如果沒有足够的粮食。百姓们连饭都吃不饱。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