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警花闯三国_第1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节 (第3/5页)

什么时候该开弓。

    就在第一波的蛮军开始发力的时候。汉军也动了。只听“嘭”的一声巨响。这是三千张踏张弩同时发动的声音。三千支铁矢无情地射向蛮兵队中。铁矢还沒有落下。汉军阵中又传來“嗡”的一声沉闷响动。一千枝羽箭瞬间射出。

    这时候。刘欣已经改进了弓箭手的射击节奏。将所有的弓箭手分成三队。第一队的羽箭射出去的时候。第二队拉开了手中的强弓。第三队则开始将箭搭到弦上。如此三队。周而复始。虽然每一队只能射出一千支羽箭。却能连绵不断。令敌人防不胜防。给对方造成的心理压力将是十分巨大的。

    冲锋中的蛮兵绝对想不到汉军的弓箭能够射这么远的距离。孟获、刘诞、高定都是知道的。却沒有提醒他们。蛮兵们不仅大多数沒有盔甲。而且很多人连盾牌都沒有。就算有盾牌的。猝不及防之下。也根本不曾举起。冲在前面的蛮兵顿时倒下一大片。而汉军的箭雨好似无穷无尽。不断地收割着他们的生命。

    这些蛮兵刚开始还只知道一味地向前冲。但是随着倒下的人越來越多。心理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他们大多來自同一个部落。彼此熟识。看着朝夕相处的族人刚才还活生生的。转眼间便阴阳两隔。心中起先泛起的是仇恨。接着便有些无奈。再往后就只剩下害怕了。因为只这片刻功夫。他们还沒冲过去四分之一。身边的族人已经倒下近万。而对方的弓箭却似沒完沒了一般。

    第346章动起来

    不知道是谁先起了个头。脚下慢了一慢。转头向后跑去。逃跑是会传染的。尤其前方面对的就是死亡的时候。整个蛮兵队伍开始掉头后退。但是。队伍中间还有一些人并沒有退却。他们冒着箭雨。踏着族人的尸体继续向前冲去。

    这些人的身上穿着一种奇怪的盔甲。无论是铁矢还是羽箭。射到这种盔甲上面很快便会滑落一边。本來。这些人夹杂在蛮兵大队中便不显眼。现在。其他蛮兵一退。他们便像海边的礁石。随着潮水退去露出了峥嵘。沒有了其他蛮兵的阻碍。弓箭又挡不住他们前进的脚步。这些人很快便跑到了与汉军一箭之地的距离。

    看到这些人居然箭射不入。弓弩手们的速度明显慢了下來。手心中也渐渐渗出汗水。显然这样的情形他们是从來沒有想到过的。

    赵云、典韦一齐看向祝融。想向她探询个究竟。可是她的目光中却是一片茫然。刘欣也是大吃一惊。脱口说道:“藤甲兵。居然真的有藤甲兵。”

    “藤甲兵是什么东西。”赵云、典韦几乎异口同声地问道。而郭嘉、封烈、祝融都是满脸期待地等着刘欣的答案。

    “传令弓箭手。射向藤甲兵的后方。将他们与其他蛮兵割裂开來。”刘欣沒有立即回答他们的问題。而是下达了一道紧急命令。这才说道。“在中南一带的深山里生长着一种坚韧的老藤。那里的蛮族将这些老藤收集起來。用桐油浸泡半个月以后。取出晾干。继续浸泡半个月。再次晾干。如此反复数十次以后。纺织成盔甲。穿戴着这种藤甲。涉水不沉。刀箭难伤。”

    刘欣刚才已经看出來。穿戴藤甲的蛮兵并不多。只有三千之数。如果单单是这些藤甲兵的话。即使他们刀枪不入。利用汉军训练有素的战阵、熟悉的配合。完全可以依靠人数上的局部优势将他们拿下。只不过代价可能会大一些而已。但是。万一其他蛮兵以这些藤甲兵为盾牌。紧跟着冲上來的话。那就不仅仅是代价大一些的问題。很可能会一败涂地。所以刘欣才会下令将藤甲兵与其他蛮兵割裂开來。

    受到藤甲兵不畏箭雨的鼓舞。蛮兵的士气为之一振。真的有许多人跟在藤甲兵后面冲了过來。这时候的蛮兵阵形才算得上最合理的摆布。以藤甲兵为前导阻挡汉军的弓箭。其他人紧随其后冲击汉军的阵脚。

    但是。他们现在这样做为时已晚。因为刚才的一阵混乱。其他蛮兵已经被藤甲兵拉开了一段距离。给了汉军弓弩手可乘之机。从天而降的箭士雨无情地打消了他们继续前进的念头。纷纷在两箭之地以外驻足观望。

    藤甲兵们沒有了后援。却并不害怕。他们身上的盔甲不怕刀箭。只要他们能够冲乱汉军弓弩手的阵形。后面的蛮兵照样可以冲过來。实在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们也可以选择退回去。就算汉军从后面施放冷箭也奈何不了他们。而且。这些藤甲兵们自信。从小登山越岭练就的脚力。绝对不是这些柔弱的汉军能够追得上的。

    听了刘欣解释藤甲兵的由來。祝融不由对他更加崇拜起來。自己作为蛮族人。而且还是火神的传人。都沒有听说过藤甲兵这回事。而刘欣居然能知道得一清二楚。忍不住问道:“阿哥。这些都是谁告诉你的。”

    赵云、典韦都是带兵的人。听了藤甲兵的威力顿时大吃一惊。既然刀枪不入。那这仗还怎么打。他们可沒闲工夫打听刘欣这些消息是从哪里來的。现在最要紧的是如何对付藤甲兵。一齐焦急地说道:“大哥(主公)。您既然清楚这藤甲兵的來历。可能破解之法。”

    刘欣当然知道破解之法。这种藤甲既然不怕水那自然就怕火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