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节 (第4/5页)
但现在是两军阵前。却不好用计。刘欣一边想着除了依靠人海战术。还有沒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一边慢条斯理地说道:“昨天晚上有个金甲神人托梦给我。我还不太相信。沒想到竟然是真的。” 关于“金甲神人”的故事。赵云、典韦都是听说过的。刘欣说得神乎其神。他们当然深信不疑了。祝融虽然以前沒有听说过“金甲神人”的存在。但是这话是从刘欣嘴里说出來的。她就愿意相信。而且事实摆在这里。连她都不知道的藤甲兵。刘欣居然能够说得头头是道。除了“金甲神人”。谁还会告诉他这些呢。 但是郭嘉心存疑惑。将信将疑地说道:“敢问主公。这位金甲神人既然托梦前來。想必也交代了破解之法吧。” 刘欣点点头说道:“破解之法自然是有的。只是太过残忍了些。我心中犹豫。不知道该不该用。” 确实。这种藤甲虽然刀枪不入。但是浸了那么多遍桐油。遇火既燃。而且不易扑灭。一旦施用火攻。这些藤甲兵恐怕全得烧成焦炭了。传说当年诸葛亮就是因为火烧藤甲兵的情景太过惨烈。而被上天降罪。减了寿数。刘欣可还想着多活几年呢。 对面的蛮兵队中突然发出一阵欢呼。原來。藤甲兵们虽然光着两只脚丫子。却跑得飞快。等众人抬眼看时。他们已经冲到距离汉军战阵三十步之内了。 祝融虽然不希望族人受到太多的伤害。但是眼看着这些刀枪不入的藤甲兵就要冲到眼前。也不禁着急起來。连声说道:“阿哥。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妇人之仁。刚才那一通弓箭射死了五六千人。也沒见你觉得残忍。这区区三千人怎么就下不去手呢。” 如果单单是杀死三千名敌人。刘欣当然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想到这三千人被烧得黑乎乎的缩作一团。他便感到一阵恶心。何况就算他想用火攻。现在也沒有条件啊。 刘欣看向藤甲兵的目光也渐渐凝重起來。这只是三千藤甲兵啊。如果是三万的话。不用火攻又如何抵挡呢。想到这里。刘欣不禁冒出一身冷汗。 其实。这完全是刘欣想得太多了。兀突骨一共只有这三千藤甲兵。他手下的其他人和别的蛮兵一样。甚至连身像样的衣服都沒有。 不过。说起这个藤甲。还真是兀突骨发明的。 他有一次到城里去。看到守城的那些郡兵顶盔贯甲。羡慕不已。便琢磨着给他手下的蛮兵也弄一身衣甲來穿穿。中南一带矿产丰富。金、银、铜、铁都有。但是冶炼技术和作坊大多数掌握在当地汉族豪富手里。蛮族人不要说配置铁甲了。就算做饭的铁锅都十分紧俏。 虽然兀突骨雄心万丈。却苦于无法获得足够的生铁。他正为些事犯难。却在一次进山狩猎的时候。意外地发现山上的老藤十分坚韧。他用砍刀砍了两次居然沒有完全砍断。于是便想到了用老藤制作盔甲的奇思妙想。 中南一带的群山之中。这种坚韧的老藤多的是。一抓便是一大把。给兀突骨制造盔甲提供了足够的原料。几经试验。兀突骨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制作藤甲的方法。并在与周围几个部落的冲突中小试牛刀。果然所向披靡。由兀突骨的部落在当地规模最大。并沒有多少部落敢与他们争斗。所以藤甲的用武之处也就不多。自然不为外人所知了。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老藤有的是。为什么兀突骨不多制作些藤甲给自己的族人呢。原因很简单。老藤虽然多。但昂贵的桐油不却易得。这种老藤刚刚采摘下來的时候虽然坚韧。但是时间一长便会变脆。即使不用刀砍也容易断裂。必须使用桐油反复浸泡以后。制成的盔甲才能达到刀箭难伤的效果。 另一方面。这种藤甲制作起來十分复杂。耗时长久。对于兀突骨來说。这三千副藤甲已经足够他在周围部落中称王称霸了。沒有多少耐性的兀突骨当然不会费钱费力地去生产更多的藤甲了、 此时。兀突骨就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挥舞着手中的那柄钢叉。只要再前进十來步。对面的那些汉军就该转身逃跑了吧。 这一回。兀突骨总算是在整个中南联军面前狠狠地露了一回脸。无论是孟获还是杨锋、木鹿。都已经被汉军的弓箭吓破了胆。只有他兀突骨还有他手下的藤甲兵毫不畏惧。如果他能够进一步取下刘欣的首级。那就太完美了。这凭今天一战。放眼整个蛮族。谁敢和他相比。中南蛮王的称号将非他莫属。 兀突骨已经想像着自己高居宝座之上。左右侍候的都是美丽的汉族姑娘。孟获、杨锋、木鹿。甚至高定、王伉等人都臣服在他的脚下。他的族人也都可以光明正大地住进城里的高堂大屋。不要再在深山老林里面忍饥挨冻了。兀突骨越想越开心。忍不住发出一阵肆无忌惮的大笑。 随着他的这一声大笑。汉军战阵突然动了起來。汉军战阵是动了。但是并沒有像兀突骨希望的那样向后退却。竖立在最前面的盾牌仍然像一面铜墙。看不到丝毫松懈的迹象。从盾牌后面伸出來的长枪。依旧比林子里的青竹还要密集。枪林后面的弓弩手虽然停止了放箭。却仍然紧张地注视着射程之外蛮兵的动向。 这些人只管坚守着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