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5节 (第2/4页)
欣的大本营,自然需要重兵设防,免得重蹈被吕布和曹cao偷袭的复辙。而司、凉和徐、扬等州的兵力就显得有些薄弱。不过,刘欣已经说过了,曹cao现在还没有胆子主动向他挑事,众人都相信刘欣的眼光,也就没了异议。 争天下最大的就是军事,等到天下平定才谈得上政事,这几个新打下来的郡,如何安抚百姓,如何恢复秩序,自有一套现成的做法,倒不需要专门讨论。 就在大家以为这场议事就要结束的时候,刘欣忽然话锋一转,说道:“我这里还有几项任命需要宣布一下。” 原来,刘欣已经决定恢复各州刺史。不过,他现在任命的刺史已经和刘宏时代的刺史不同了,他现在任命的刺史不只是监督郡县官吏,而是各州行政事务的最高长官,但是只管民不管军,在职权上是比不过州牧一职的。 即使这样,刺史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刘欣实行了一项预防的措施,那就是异地任职。于是,虞翻被任命为徐州刺史,张昭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张紘被任命为豫州刺史。虞翻、张紘都是有才华、有抱负的人,虽然他们管辖之下不过两个郡而已,却也足以让他们大展身手了。 扬州的情况却不同,全部六个郡都已经在刘欣的掌控之中,一定可以让张昭好好大干一番,这令虞翻、张紘都羡慕不已。谁知,张昭听到这任命却大吃一惊,连忙起身说道:“回禀主公,属下恐难担此任,还请主公收回成命。” 刘欣也颇为不解,忍不住问道:“子布先生,这是为何?” 张昭一本正经地说道:“回禀主公,属下近日察看扬州地势,发现秣陵地方隐隐有王者之气,属下恐怕镇不住。” 秣陵就是后世的南京,那里的地势龙盘虎距,在相书上就是王兴之地。这一点虞翻、张紘都没有看出来,但是张昭看出来了。张昭明白,自己能够看出来,别人也能看出来。而自己又新投刘欣没有多久,也不知道刘欣对他的信任究竟有多少,如果在这件事上被人诬陷,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了,还不如早些撇清的好。 刘欣当然知道秣陵就是后世的南京,他略微一想,也就明白张昭为什么不敢当这个扬州刺史了,不由笑道:“子布啊,秣陵有王者之气,那又怎么了?刘焉不是说西川有王者之气吗?现在他人在哪里?称王称霸了?” 张昭可不敢大意,拱了拱手,说道:“话虽如此说,但属下以为,还是应该想个解决之道,以除后患。” 刘欣“哦”了一声,说道:“那依子布先生的意思,应当如何清除这个后患?” 张昭不假思索地说道:“毁其城,掘其地,破其龙脉” 刘欣哈哈大笑,说道:“子布,你也太幸子气了。秣陵城不仅不能破坏,还要大加建设才是,我看,今后扬州的治所就设在秣陵好了。恩,秣陵这个名字不太好。子布先生素有大才,你看取个什么名字合适?” 张昭额头上的汗都下来,也不知道刘欣这话是真是假,恐怕还是试探他的成分多了一些,谁叫他能够看出秣陵有王者之气呢?张昭肠子都悔青了,憋了半天,终于说道:“回主公,属下以为,可将秣陵更名建邺。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刘欣点点头,说道:“建邺这个名字确实比秣陵要气派得多,可是还不够,依我看,就叫南京得了” 在座众人都是大惊,沮授拱手说道:“主公,你的意思,莫非要将大汉的都城迁到这小小的秣陵?”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我泱泱大汉,地广千里,一座都城怎么够。以后,长安是西京,洛阳是东都,而秣陵便是南京了。” 大厅里又变得一片沉寂,这都城就和皇帝一样,自古以来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哪有一下子弄出三个都城来的道理?张昭更是感到一阵恐惧,忐忑不安地问道:“敢问主公,这是何意?” 沮授却最先明白过来,抚掌笑道:“主公英明” l 第596章文学从事 去年入秋以后,长安城就开始大兴土木,那里肯定是要作为真正的都城了。但是大汉疆域辽阔,纵横何止万里。江南的消息要报往长安,就算用上流星快马,一來一回就得好几天的功夫,至于人员和物资的运输就更加缓慢了。刘欣的打算是在秣陵这个地方设立一个南京留守司衙门,只要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都可以交由留守司自行处理。不仅如此,江南一带每年征收的钱粮,除了少量解往长安,大部分可以存在南京,用于江南一带的赈灾和建设。 更重要的是,江南一带地广人稀,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在这里兴建一座中心城市,不仅可以拉动当地的发展,还可以安定那些从北方迁徙过來的百姓的民心。 沮授长期跟随在刘欣身边,自然对刘欣的执政思路了如指掌,而张昭、张紘等人也都是聪明绝顶之人,一点即透。 张昭长出了一口气,拱手说道:“请主公放心,属下一定将秣陵建成东南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刘欣颔首道:“子布先生的才干,刘某是放心的,收拾收拾,明天你们就各自赴任吧。” 张昭、张紘、虞翻三人一齐应诺。 一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