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警花闯三国_第2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5节 (第3/4页)

默不作声的糜竺忽然上前说道:“启禀主公,來自徐州的难民已经全部安置妥当,属下也该功成身退了。”

    张昭他们都被任命为刺史,那可是一州的行政长官。不过,糜竺是个正人君子,他并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心存嫉妒,他是确确实实觉得自己留在江南已经沒有必要了。

    刘欣笑了笑,说道:“子仲先生说笑了,你现在离功成身退还远着呢。刘某打算任命你为户部右侍郎,主管天下商务,不知道子仲可愿意担此重任?”

    张昭虽然也听说过刘欣关于六部的设置,却不甚了了,但糜竺却在襄阳住过一段时间,对于这里面的情况比张昭他们要清楚得多。户部是管理天下财税钱粮的重要机构,而右侍郎便是户部的第三把手,从三品的官职,而且主管天下商务,正对了糜竺的专长,他当即欣然领命。

    沮授突然心头一动,拱手说道:“启禀主公,还有一人,不知道主公想要如何安置?”

    刘欣一愣,旋即笑了起來:“公与,你说的是刘备吧。”

    忽听“呛啷”一声,关羽猛地拔出随身的佩剑,大声说道:“敢问主公,刘备现在何处?”

    看到关羽拔剑在手,张飞、张郃等人也纷纷拔剑,许褚更是挥动了手中的大刀,拦在刘欣的身前,大厅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來。这也难怪,因为刘备与关羽是结义兄弟的事情,诸将都是知道的,都害怕关羽会做出对刘欣不利的举动。

    刘欣挥了挥手,让众人退下,对关羽说道:“云长这是何意?”

    关羽不顾众人怀疑的目光,上前一步,沉声说道:“请主公给关某一个机会,关某要亲手杀了这个小人!”

    刘欣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这番话是从关羽口中说出來的,不过,他很快释然,此一时彼一时,由于自己的到來,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再说了,刘备虚伪的面貌已经被他揭穿,又如何能够让一身忠义的关羽继续信服呢?从关羽称呼刘备为小人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关羽对刘备已经完全失望了。

    沮授呵呵笑道:“关将军息怒,刘备此番解救了刘浜公子,又主动弃暗投明,杀之不祥,还望将军三思。”

    刘欣想了想,说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云长切不可冲动。这样吧,云长,你与文远先回避一下,我有几句话要当面问问刘备。”

    关羽是刘备昔日的结义兄弟,而刘备的宠妾甘梅则被刘欣赏给了张辽,这两个人在场总归会有些尴尬。关羽握着剑愣了半天,这才恨恨地将剑插回剑鞘,拱手告退。刘欣却又唤住张辽耳语了几句,张辽也转身出了大厅。

    又过了片刻功夫,刘备走进大厅,朝着刘欣施了一礼,又与大厅里的众文武一一见礼,还与老熟人糜竺寒暄了几句。刘备沒有丝毫见外,仿佛自己已经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了。

    这几天,刘备一直被安置在太守府旁边的一处小院中,虽然每天都少不了好酒好菜,但周围却有亲卫严密把守,他着实迈不出这小院一步,形同软禁。不过,这时候从刘备的脸上却看不出一丝的委屈和怨恨,可见此人城府之深。

    刘欣看着刘备表演结束,这才说道:“玄德,袁术已经伏诛,你今后可有什么打算?”

    刘备一欠身,说道:“在下愿追随大人左右,为大汉一统略尽微薄之力。”

    刘欣呵呵笑道:“刘某向來赏罚分明,你立下的功劳,刘某自会赏你。不过,在此之前,有两件事情需要澄清一下。”

    刘备满面谦恭地说道:“解救长公子,是在下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下不敢居功。大人有什么事情但请吩咐,在下自当尽力。”

    刘欣脸色严肃起來,说道:“前番刘某攻破徐州,俘获了你的家眷,已经将她赐给了文远将军。这件事如果不说清楚,今后你与文远却难相处。”

    是男人都有自尊心,甘梅虽然只是妾的身份,但是被刘欣赏给了张辽,这对刘备來说也是莫大的侮辱。刘欣的话很明确,如果刘备不能放下这个心结,刘欣是不会用他的。刘备也很清楚,如果让刘欣在他和张辽之间做一个选择,那么刘欣一定会选择张辽,而不会选择他。刘欣问这番话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让他主动放弃甘梅。

    若是换了其他男人遇到这种情况,多少会有些为难或者犹豫甚至愤怒,而刘备却好像这件事根本与己无关一样,淡淡地说道:“回禀大人,在下一直认为,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既然大人已经将甘氏赐给了文远将军,那么在下祝他们白头偕老便是。”

    这句“至理名言”刘欣是早有耳闻,如今听刘备亲口道來,再看他一本正经的表情,还是让刘欣万分震惊。此时,在大厅左侧的屏风后面,甘梅正在默默垂泪。

    刚才刘欣对着张辽耳语一通,就是让张辽将甘梅带到屏风后面旁听的。刘欣这样做并非是为了让甘梅难堪,而是有他的用意。那天刘欣已经与沮授商量过了,暂时还不能杀死刘备,不仅不能杀,还必须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官位。

    甘梅是刘备的小妾,现在却与张辽做了夫妻。如果她的心里还一直惦记着刘备,而刘备也对她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