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4节 (第5/5页)
主公的文采举世无双,今日能够亲耳听到主公的吟唱,实慰生平所愿,只是主公这首诗……” 刘欣摆了摆手,正色说道:“大业未竟,刘某哪有什么闲情逸致啊!时候不早了,出关吧!” 就在刘欣率领大队人马离开玉门关直奔鄯善王城扜泥城的时候,一支商队也悄悄离开汝南,进入谯郡境内。汝南和谯郡原來都属于袁术的地盘,现在一归刘欣,上归曹cao,但是两地之间的联系仍然十分频繁,常有商队往來,当然了,出沒于这两地之间更多的是一些走私队伍。因为汝南多山地,有许多隐密的小道,而刘欣在这里的地方军尚未组建完毕,因此这里便成了走私的重灾区,而走私的货物当然是以粮食为主,有时也会夹杂少量襄纸和白瓷。 不过,这支夜间悄悄出发的商队并沒有像其他走私商队一样走小路,而是走的阳光大道。因为这支商队后台很硬,套句俗话就叫做,人家上头有人。 这支商队來自徐州糜家。糜家在徐州是首屈一指的大户不假,但放到整个大汉天下,倒也算不了什么。但是糜家家主糜竺现在是户部主管天下商务的官员,经商对于糜家來说就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这支商队便持有了官方凭证,可以走大道出关。当然了,凭证上开列的不可能是粮食这样的战略物资,也不可能是茶叶、丝绸和白瓷之类的专营商品,那上面记载得清清楚楚,只是一些普通商品。 按照规定,无论哪一支商队出关,都是要经过严格检查才会放行的。而驻守边境的正规军团是不受地方官府节制的,所以,即使有人可以搞到官方凭证,如果携带有违禁物品的话,他们也是会选择走那些隐密的小道。 但是糜家的商队情况特殊。因为现在驻守边境的都是第四军团的士兵,而第四军团的军团长张辽便是糜家的女婿,这支商队的领头人就是张辽的小舅子糜芳。几天前,这里的士兵们就得到了张辽的通知,要对糜家的商队免检放行。当然了,就算有这样的便利条件,糜家的他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公然通关,所以还是选择了在夜间悄悄地过关。 一进入谯郡地界,糜芳的头就昂了起來。他这批货物可都是些紧俏物资,不仅有曹cao最急需的粮食,还有深得那些上层人士喜爱的襄纸、白瓷之类的奢侈品。尤其粮食,糜芳这次竟然一口气运了十万石之多。有了这批货物,糜芳在曹cao的地盘上就是大爷,走路都可以横着了。 汝南是走私的重灾区,谯郡的汝南搭界,那里随处可见从汝南过來的走私商人,而那些走私商人也大多会将千辛万苦走私过來的货物在谯郡脱手。反正这些走私商人弄來的都是当地急需的粮食等物品,当地官府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少主动查问。 但是像糜芳这么一支庞大商队的突然出现,还是引起了官府的注意。当糜芳他们來到谯郡城外时,便被一队官差拦住了去路,喝问道:“车上装的什么?运往哪里去?” 糜芳挥了挥手,身后的家仆赶紧呈上官府开出的凭证。 虽然彼此割据各地的诸侯之间彼此敌对,但是民间通商并沒有停止。不过,各地对于允许买卖的货物都有一定的规定。比如在刘欣这里,是不允许贩卖粮食出境的。而在曹cao管辖的区域,却是禁止购买白瓷,限制购买襄纸。 糜芳运來的这批货物当中,主要就是这三件商品。不过,在官府开列的凭证里并沒有这些商品的名字,有的只是粗布、麻袋、葛根之类,既有日用品,也有普通药材,反正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 为首的那名官差将凭证翻來覆去看了好几遍,全无一丝破绽。当然沒有破绽了,这是糜竺亲自从户部开出來,凭证是用高档襄纸所写,上面有户部的防伪标志,别人是假冒不來的。这样的凭证,谯县的官差也曾经看到过。能够弄到这样凭证的人,都是在那边有头有脸的人物。 不过,这里是谯郡,并非刘欣的地盘,所以这些官差并不因为糜芳有本事弄到这样的凭证而对他另眼看待,而是大大咧咧地吼道:“把车上的东西都打开,我要检查!” 一名管事模样的人见机得快,悄悄在那名官差头儿的手里塞了一个小荷包,笑嘻嘻地说道:“诸位兄弟辛苦了,一点小意思,请诸位兄弟喝喝茶。” 通常情况下,这个荷包一出手,什么问題便都迎刃而解了,但是今天这名官差头儿却令人有些意外,不仅不接那个荷包,还冷笑一声拔出随身的佩刀來,喝道:“再不让开,我可就不客气了!” 糜芳沉声喝道:“你敢!” 虽然是在别人的地处,糜芳却一点都不害怕。他这次來虽说是走私,却是奉了刘欣的密令进行的走私,押解车辆的这些人都是从第四军团中选出的好手,连推车的带护送的,足有一千人之多,哪里把这十多个官差放在眼里。而且这里离着汝南并沒有多远,在那里驻扎的数万大军都是他的后盾,他是有恃无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