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4页 (第1/2页)
见她分派妥当,留守的袁mama才上来请她沐浴更衣。秀英笑道:出去这好二月,只想着mama的手艺了。袁mama陪笑道:是夫人心疼老奴,叫在京里就近看着小茶儿哩。小茶儿头回生育,是以袁mama有此一说。秀英道:都是当娘的人哩。 袁mama便说些个京中杂闻,传出来的东宫好名声儿:娘娘在娘家时,便是事事聪明通透的,万事明白着哩。说得秀英眉开眼笑,又说:这几日mama备下茶果,我们回来了,登门的人怕不少。不出几日,我也要往外处去,还要接珍哥回来哩。袁mama一一应了。 秀英梳洗毕,将江州携来之物一一整理入库。奉与自家的,都收好。齐同知等托捎的,单放一处。侯府之库分两处,一处在前头与外账房相连,放几千贯钱、数百两金银、外间常用之物,以备不时之需。一处在后头,与秀英正房不远,乃是一处院落,两层楼房,又附数间屋舍,且有地窖,放置珍玩、摆设、绸缎等等。秀英见这些家业,思初入京时携的胡椒,一时失笑。 外间洪谦换了衣服,张家兄弟并林辰皆匆忙洗漱毕,张家兄弟又有些儿忙乱,将物事往房儿里一堆,叫两个带来的家人守着,齐往外书房来见洪谦。洪谦见他们都识礼,道:京中不比外头,最不缺权贵,尔等只管读书,外头事,慢慢便晓得了。这几日且温书,将书拣起,过几日,我自有安排。 三人齐声称是,洪谦便叫他们一处用饭。吃饭时,因有酒,张守礼兄弟两个抢来与洪谦斟酒,又顺手与林辰满了一杯,两个一齐朝洪谦敬酒,张守智又拉林辰一下儿。 洪谦观他们行动,暗道,这自幼处境于人之成长确也重要。如林辰,父祖虽是秀才,却未免有些个呆。张氏兄弟父亲是知府,想来酒宴见过不少,人又机灵,酒桌儿上便叫人欢喜。人的命,自生来便叫定了一半儿。 用过饭,洪谦不置可否,叫他们且歇息,又说张氏兄弟:你们父亲在京中或有故人旧友,也可拜访一二。京中路途不熟,明日寻了程实,叫他派个人来与你们领路。兄弟两个应了。洪谦又说林辰:你是老安人晚辈,我看你如子侄一般,也休拘束了。 那林辰回房,观这独居院落及得得上江州他父亲这一房人居住之地,固宽敞,却也有些儿惴惴。他行李极少,一应铺盖等皆是洪府与他新置的,一个四十来岁的婆子手脚麻利与他收拾了,笑道:哥儿万福,夫人吩咐,在这里如在家里一般的,哥儿但有甚要吃的、用的,只管叫我老婆子禀了去。 林辰因来时母亲格外叮嘱,叫书童儿取了两陌钱来谢那婆子。婆子推辞一回,也收下了,便笑得真诚,格外道:君侯、夫人人都极好,后院佛堂那位老夫人与哥儿还是旧亲,后宅哥儿不好擅入,却也好略表表心意,那位老夫人心是极善的。 林辰若有所悟,却也不敢造次,只说:谢过mama了。 那张家兄弟回到住处,张四郎便问张三郎:三哥,如何?张三郎道:你忘了爹嘱咐了?多看少说,君侯名声极好,想不会做甚不好事,又平步青云,既是自家有本事有气运,也是会做人,你我兄弟只管学着便罢了。张四郎道:我又没说个甚!咱明日便去递帖儿见父亲的老师?张三郎道:往那处去前,先禀君侯一声儿,现住人家里哩。 张四郎道:柱子旧年来过京里,咱是不是朝君侯说一声儿?张三郎道:自是要说的,只说,爹使他来,也好跑个腿儿。后头院里那个,也不是寻常打秋风的亲戚,咱也客气些儿。张四郎道:哥,你说过了哩。张三郎道:我再说一回,你记牢了。纵是打秋风的,也不是打咱的秋风,侯府与他白眼,咱也休这般。 张四郎道:哥,这府上不是寻常势利外戚,怎会?张三郎恨恨敲他兄弟一个bào栗子:我不过白嘱咐你一回,你当我嘴痒,成不? 张四郎才不说话了。 次日,张氏兄弟向洪谦禀明,洪谦也不拦他们,看他们兄弟除开书童儿,亦携了几个仆役,正好挑担儿送礼,便随他们去,只说:晌午若有人留饭,使人回来说一声儿,若没有时,早些回来用饭。 他自家却使人往各相熟人处投帖,约了拜会时间。又去销假,又往面圣。 官家与九哥皆喜他回来,官家更显老相,然也欢喜,听洪谦说一路看着,沿岸田地有丰收景象,不由道:正好,打了一仗,正缺钱粮哩。洪谦已听闻此事,笑道:陛下洪福。官家叹一口气,却不接这话头儿,转问路上风物,又赞玉姐:极明事理。洪谦笑道:应该的。 次后见九哥,将所携之物进贡,九哥命拿往后头给玉姐,自己却与洪谦大吐苦水:缺钱哩。洪谦笑道:凡国家兴旺近百年,总有冗官、有兼并,遇着战事,缺钱也是常有的。治大国如烹小鲜,殿下,事急,人不可急。九哥道:我晓得。洪谦道:国事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不难,人难。九哥又点头:正是正是。洪谦也不曾出甚主意,九哥却觉心中畅快不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