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康成公 (第2/3页)
郑玄面色兴奋至极“不若还是以老夫为题?” “善” 装模作样的走走停停看看,好像在酝酿,实则早就有腹稿,这么长时间以来,但凡他能想到几句名言警句,都会留个心眼,做好记录。 蔡邕自然不知道孙策胸有成竹,见他如此自大,又从未见过其咬文嚼字,不由得为他捏一把汗,心想这事要是搞砸了,可不能怨自个儿。 经过一番sao姿弄首,孙策放松面容,拜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龟虽寿,孙策只记得这么多,还是他冥思苦想的成绩。 “好!好!好!”三声好,郑玄一句比一句吼得大声,直至从位置上坐起来鼓掌。 “谢过康成公夸耀,不过却有些可惜” “有何可惜?” “此诗词小子做的匆忙,未曾有陪词,只能为段,不能成文,不知康成公可否为小子全文?” 这算是一个小小的反击,正常来说,像郑玄这样的大家,是不可能为无名小卒做陪词,因为这更是一个昭示,表达着他对这首词,以及词作者的认同,看重。 “有何不可?” 郑玄很干脆,没有半点犹豫,看来他的确很满意“可老朽不似讨逆将军,三天时间,一定给你个答复” “如此,便谢过康成公,小子另外还有一事相求” “人老了,精神头略显不足,讨逆将军想要的东西,老朽三日内定有答复” 郑玄老吗,孙策不知道,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老而不死是为贼,至少郑玄就是个贼精。 孙策在那,在干什么,干了些什么,想干什么,他其实都很清楚,送走孙策,郑玄问向旁边的人“子尼,这孙策,为师帮还是不帮?” “老师,我们还是尽快去辽东吧?” “辽东,青州,又有什么区别呢?同是汉家天下,在哪不是一样。子尼你也到了而立之年,跟着我这把老骨头…你明日便去替我回他吧” “老师,您决定要帮他?” “不是帮他,是帮百姓,百姓何其辜。孙策强迁百姓,虽是为了一己之私,不过好在他心底尚存一丝仁义,这丝仁义,将造就一个霸主” “老师何以如此看好他?” “子尼,这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之别,你自行斟酌,为师且去休息” …“这么大一个人,怎么说不在就不在了?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回将军,小的确实不知,一觉醒来便这个时候” “行了,公瑾,你也别为难这些下人,主公真想要走,几个侍卫哪能看得住” “唉,汉升,你说伯符这会去哪?” “既然主公能留下书信,还有蔡邕作陪,当无大碍” “依我看,就是带着蔡邕才让人担心,你们想,蔡邕一老头,文不成武不就,这路上万一要是出点啥事,到时候到底是谁保护谁” “行了,兴霸,让你回来是帮忙找人,不是给公瑾添堵的,依你多年游侠经验,我们该如何去寻?” “寻?怎么寻,就一辆马车东出,如果在乐安,不用寻,下午就该回来,若是去了其它郡府,该从何寻起?北海蛾贼猖獗,东莱地处偏远,等吧,说不定此刻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文优,这到底有没有问题?” 一直没说话的贾诩和李儒,两人私下低语“无妨,已经回来了” 这便是当初孙策和贾诩讨论的锦衣卫一事,他需要一部分狼卫和鹰卫全天候跟在身边,还不能被发现,每晚亥时准时挨个单独向他报道,告知今日他做了什么事,见了什么人,甚至说了什么话。 汇报的不满意的,换,被察觉的,换,若是直接被抓个正着的,立马逐出锦衣卫,这是他对贾诩和李儒的考验。 “你的狼卫情况如何?” “唉,换了十三个,有一个还差点被抓住” “看来咱们差不多,今天早上灰溜溜的回来了七个,算上昨晚的八个,到底是公子,要瞒他并不容易” “可不是,一切的训练方式方法,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