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94章| 争输赢田忌赛马 论胜负孙膑将兵 (第7/12页)
理。战而胜之,则可存危国而继绝世。战而不胜,轻则削地割城,重则危及宗庙社稷,是以不可不察。自古迄今,乐于用兵者,无不亡,贪利而战者,无不辱。何以至此?原因无他,兵非所乐也,战非所利也。” “敢问先生,”威王倒吸一口气,倾身问道,“兵既非所乐,战既非所利,将兵之人何以取胜?” “非乐于用兵之人,断不轻启战端,必先备而后战。足备而后战,城虽小而可久守。非为利而战之人,断不贪财恋地,必得义而后战。得义而后战,兵虽寡而战力强。守而无备,战而无义,将兵之人若想取胜,就是奢求了。” “先生所言甚是!”威王连连点头,“再问先生,备足而战,因义兴兵,就能确保无败吗?” “不能。” “那??何以取胜呢?” “知胜之道,先祖孙武子早有断言: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将能而君不御?”威王重复最后一句,略略闭目,再次点头,“孙武子用兵,已臻化境矣!”从盘中摸出干果,缓缓剥起果壳,边剥边问,“寡人问个细事。若是两军相峙,旗鼓相当,将帅对峙,阵势尽皆坚固,谁也不敢擅动,该当如何是好?” “可使勇将一员,引轻兵锐卒奇袭敌阵侧翼,不计胜负,探其虚实,观其应对,相机而动,或可觅得战机,取得大胜。” “用兵众寡,可有讲究?” “有。” “我强敌弱,我众敌寡,该当如何?” 闻听此言,孙膑两手撑地,离席趋至威王前面,伏地再行大礼。 威王略略一怔:“寡人不过一问,先生何以行此大礼?” 孙膑直身,拱手:“我众敌寡,我强敌弱,大王仍有此问,堪称明君。” “明君不敢当,”得此褒语,威王心里美滋滋的,拱手乐道,“是先生方才教我的呀。用兵既然涉及死生存亡,寡人怎能不谨慎呢?还望先生教我以取胜之道。” “我强敌弱,我众敌寡,可用诱敌之计,即顺从敌方心意,刻意使我方旗帜杂糅,队形散乱,使敌方产生麻痹心理,弃守为攻,与我决战。” “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又当如何?” “可用退避之计,即避其锋芒,全师而退。退师之时,当备足后卫,皆持长兵锐器,配以弓弩,以确保队伍安全有序地撤退。待退至有利地势,我可据险守御,拖垮强敌,待机击之。” “势均力敌呢?” “用疑兵之计迷惑敌军,俟其兵力分散,即抓住战机,突袭成功。若是敌方并未上当,不肯分散,我当按兵不动,再候战机,若是敌出疑兵,断不可击。” “以一击十,可有妙策?”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地利均等,战力相当,战而败北,又是为何?” “阵势无锋。” “可有办法使三军将士始终服从号令吗?” “威且信,一以贯之。” “善哉,先生策论!”威王听得兴奋,由衷赞叹,“兵势无穷,尽在先生胸中矣。”身子愈加趋前,捉住孙膑之手,二目炯炯有神,直射过来,“因齐还有一问,请先生据实以告。” “大王请问,草民知无不言。” “倘若与魏开战,我可有胜算?” “有。” “胜算几何?” “六成。” “听闻庞涓治兵严谨,大魏武卒稳重如山,不可撼动,我当以何胜之?” “马。” “马?”威王心头一震,恍然有悟,看向孙膑,目光充满感激,“寡人知矣。三年前田忌将军奏请举办赛马会,寡人若是没有料错的话,当是先生提议了。” “正是。” “如此说来,与庞涓一战,先生早已心中有数矣。”威王将剥好的一堆干果双手捧至孙膑案上,“些许干果,难成敬意,请先生品尝!” “谢大王!”孙膑拱手谢过,小心翼翼地将干果悉数收入袖囊。 “先生何以不食?”威王奇道。 “圣君亲剥之果,草民不敢独享,这欲带回寒舍,与妻儿同沐君恩。” 听到寒舍与妻儿,威王自也听出话音,轻叹一声,吩咐内宰:“夜色已深,护送先生回府。明日申时,有请中大夫以上诸臣前来雪宫,谋议邯郸之事。”又转对孙膑,拱手,“也请先生莅临。” “草民有奏。” “哦?” “明日廷议,草民可否不来?” “这这这??”威王急道,“寡人励精图治九年,一心与魏一战,只是忌惮庞涓一人。今得先生,寡人无惧矣。寡人明日拟祭告先祖,拜先生为将,引军救赵伐魏,先生不来,如何能成?” “谢王厚爱。”孙膑纳头拜道,“刑余之人,不可为将!” “先生不肯为将,何人可敌庞涓?” “田忌。草民请为幕僚,能为将军出谋划策就可以了。” “幕僚不可!”威王沉思有顷,一口否掉,“先生,你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