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94章| 争输赢田忌赛马 论胜负孙膑将兵 (第8/12页)
这样如何?寡人拜田忌为将,先生为军师,旨令三军事务,唯先生之命是从。” “谢大王垂爱。”孙膑拱手谢道,“臣还有一请。” “请讲。” “臣为军师之事,暂不张扬,以免妄生事端。” “悉听先生。” 邹忌闷闷不乐地回到相府,在静房里坐定,心里却是不静,越想越犯刺。 邹忌并不贪财,让他犯刺的不是眨眼间失去的三千三百两金子,而是田忌其人。一想到近些年来与田忌之间的恩恩怨怨,尤其是三年前自办赛马会以来田忌的苦苦进逼,邹忌的胸口就如堵上一块砖。 作为一代贤臣,邹忌与田忌并无个人恩怨,只是看不顺他耀武扬威、动不动就上奏征伐的做派。黄池一战,田忌蒙受奇耻大辱,回国后蔫过一阵,隐在乡野种地,邹忌面上虽未显露,心中却是快活,但这快活尚未持续几年,越王无疆大军压境,田忌再获重用,之后又与燕人对垒,田忌连下十城,整个人就如打了鸡血似的,一出口就会喷出一股血腥味儿。 作为文官,邹忌闻不惯也不想闻这股血腥味儿。邹忌才华横溢,志却不大,只想太太平平地在这负海之国做一生盛世贤相,若能使主高枕无忧,使士得抒胸臆,使民安居乐业,于愿已足。朝野同僚,包括上大夫田婴及稷下学宫里的众多学子,大多唯他马首是瞻,只有田忌一门处处与他作对,不希望齐国享有一日太平,而这天下偏就乱个不停,似乎总要遂他田氏的意才是。 当然,这些分歧都还只是表皮上的,也是彼此可以拿到案面上申诉对方的。往深处说,二人所争,其实是对朝廷局势的左右。田忌出身王族,幼读兵法,深得威王信任,于冠年掌管宫卫,而立之年统领五都之军,先后征伐过楚、赵、燕、宋、鲁等国,屡战屡胜,跻身于智勇双全的列国名将之列,在齐国三军中享有尊位。邹忌则出身寒门,怀才入宫,以琴喻政,得用于威王,被拜为相邦,勤政十年,使齐大治,库有余粮,民有修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后力谏威王扩建先君创设的稷下学宫,增建广厦万间,大庇列国寒士,传为天下美谈,成就一代贤相之名。起初,邹忌并未与田忌争锋,但随着位尊权重,邹门皆贵,投奔邹门的贫寒士子越来越多,经邹忌荐举入仕的才俊在朝中渐渐形成一股文治势力,不可避免地与以田忌为首的嗜武集团发生冲突,二人各执一端,唇枪舌剑,天长日久,就谁也不买谁的账了。 正自闷坐,家宰敲门,报说公孙闬求见,似有事情。 邹忌打个惊愣,打起精神,走出静室,走到外堂客房。 “公孙闬贺喜主公了!”公孙闬拱手道贺。 “喜从何来?”邹忌一时怔了。 “三千两金子哪!”公孙闬乐道,“农家十亩之田,五亩之桑,起早贪黑,累死累活,一年难得一两足金,主公于瞬息之间,举手之劳,便得三千两,岂能不喜?闬冒昧而来,一为沾个喜气,二为喝碗喜酒,三为讨个喜赏。” “摆酒!”邹忌吩咐家宰,转对公孙闬,指客席礼让,“先生请!” 二人坐定。 邹忌盯住他:“先生此来,酒可以喝,却不是为喜。” “哦?” “不瞒先生,”邹忌笑道,“三千两金子虽有,但已不再属于老朽,约在一个时辰之前,悉数被老朽捐赠国库,用作伐魏军资了。” 显然,公孙闬未料有此变化,惊愣一时,方才缓过神来,拱手再贺:“主公高风亮节,为国舍家,表率五都之民,上天必将垂佑。闬道贺主公了!” “唉,”邹忌苦笑一声,摆手叹道,“什么为国舍家,分明就是打水漂呀!” “主公?” “好了,不讲这个,”邹忌略略一顿,盯住他,“你来得正好,老朽正有大事与你相商。” “主公请讲,闬但听吩咐。” 邹忌将宫中之事约略讲述一遍,复叹一声:“唉,不瞒先生,养鹰的被鹰啄瞎眼,整桩事情,老朽从一开始就走眼了。三年前,田忌奏请举办赛马会,大王当廷准奏,老朽晓得大王好马,就没往他处多想。今年赛马大会,大王加码赌钱,老朽曾有琢磨,以为是王室借此敛财,断没想到是为伐魏筹款,看来,大王始终未忘黄池之辱啊!” “是哩。”公孙闬顺口应一声,倾身问道,“敢问主公,大王伐魏雪耻,抑制魏势,当是好事,主公不喜反忧,可是因为田忌将军得志?” “非也。”邹忌摇头,“若是只为田忌是否得志,你就低瞧老朽了。老朽之所以忧心,只为一事,眼下伐魏,于国不利,只怕不是吉事。” “主公何出此言?” “就老朽所断,与魏开战有三不妥:一是武卒刚猛,又在庞涓治下全年训练,连番征战,纷纷练出胆气了,无不以疆场厮杀为荣,反观齐兵,养尊处优不说,这又分作五都,散漫惯了,恐怕不敌;二是一旦征战,战士就有死伤,元气就有损伤,积储就会耗光,外敌就会乘虚,若是楚人争我泗下,燕人争我河间,我无以应对;三是武人得志,必穷兵对外,不利内治。国不治内,亡无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