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 章| 孟夫子抱憾离齐 老羊倌因羊施教 (第7/12页)
己的劲弓,呈给孟夫子。 孟夫子审视一眼,道:“此为将军之弓,非孟夫子所用!” 在场众人皆震,所有目光投向齐宣王。 “既非力士之弓,亦非将军之弓,”齐宣王敛神问道,“敢问夫子所用何弓?” “力士之弓可杀人射马,将军之弓可破军立家,孟轲所用,乃取天下之弓!”孟轲字字铿锵。 这简直是在狡辩了。 田婴语气讥讽:“夫子是大儒,不是力士,拉不起弓并不丢人,大可不必弄此玄虚呀!” 除匡章之外,场上诸人尽出揶揄之声,七嘴八舌:“是啊,拉不动就是拉不动嘛,何必呢?”“嘿,有这么说话的?”“早就晓得是这结局,果然!”…… 孟夫子睁眼看向宣王,嘴角撇出一声冷笑:“看来齐国是无取天下之弓了,孟轲告辞!”略略拱手,转身就走。 “哈哈哈哈,”田婴爆出几声长笑,“原来夫子是这么天下无敌的哟!” 众人皆笑出声,场面尴尬。 匡章急了,小声:“夫子?” 孟夫子一个转头,看向齐宣王,语气悲怆,声音高亢:“国无王器,群小环伺,这就是想王天下的齐国吗?这就是想王天下的齐君吗?” 孟夫子的质问如当头棒喝,所有哂笑尽皆僵住。 齐宣王尴尬。 “王上,臣有奏!”御史趋前,在宣王耳边小声嘀咕几句。 宣王立时来了精神,冷笑一声,转对内臣:“请王弓!” 内臣显然不晓得王弓,看向御史。 “臣受命!”御史转身,带着两个军卒碎步退去。 约半炷香过后,御史在前,两个军卒抬着一只长弓在后,走向现场。 “夫子可识此弓?”宣王盯住孟夫子,一脸得意。 “果是取天下之弓也!”孟夫子抚弓,审视良久,转对宣王,“此弓乃昔年武王所用,赐给太公望。”又摸箭矢,“此矢为王弓专用,由上等青铜所铸,可百步穿甲!” “夫子果然识宝!”宣王不由赞道,“不瞒夫子,此弓乃齐室镇宫之物,就寡人所知,近百年中,没有人动过它,今日夫子来了,当可一试!” 孟轲却将长弓双手奉还宣王。 “咦,”宣王惊讶,“王天下的弓箭有了,夫子怎么不射呢?” “回禀王上,”孟夫子改回称呼,“既为王弓,轲为一介士子,不敢开之。” “孟轲,”田婴震怒,“你号称天下第一射手,非王天下之弓不开,王天下之弓来了,你却说不敢开之,这是成心调戏齐国吗?” 宣王的脸色阴沉下去:“夫子不会是有意戏弄寡人吧?” “孟轲不敢!”孟夫子拱手,“王弓当由王者开之,轲为一介士子,不敢逾礼!” “姜尚不是王者,不是也开了吗?”宣王道。 “姜尚开之,是拜武王所赐!若无王上所赐,轲不敢开!” “若此,寡人赐夫子今日开之!” “轲遵王命!”孟夫子跪地,拜过王弓,拿起它,略略一拉,慨叹, “大哉此弓!” 在众目睽睽之下,孟轲运气,搭箭,目视箭靶,开弓如满月。 嗖的一声响,插在亭顶的箭靶应声而倒。 军卒拿过靶子,飞奔过来。 众人视之,铜矢正中箭心。 全场欢声雷动。 “夫子射艺,田婴叹服!”田婴连连拱手,转对宣王,“王上,臣有奏!” “请讲!” “夫子射艺,果然名不虚传,天下无双!臣奏请王上任命夫子为三军教习,教练三军射艺!”田婴奏道。 “哈哈哈哈!”孟夫子长笑数声,朝宣王略一揖手,转身就走。 “夫子留步!”宣王扬手。 孟夫子住步。 “拟旨,”宣王转对内臣,“封邹人孟轲为客卿,早晚陪侍寡人,享上卿之爵,食禄万钟!” “谢王上厚遇!”孟夫子拱手,“敢问王上,愿听轲言、愿施仁政吗?” “这……”宣王迟疑,看向田婴。 “孟轲告辞!”孟轲再无问话,潇洒转身,扬长而去。 翌日晨起,孟夫子一行整好车辆,准备远行。 苏秦、匡章送行。 苏秦知道,只要田婴任相,就不会容下孟轲。这且不说,在此大争灭国之世,孟夫子所倡仁政显然不合时宜,莫说是在齐国,即使在其他任何国家,也将无所施展。 然而,苏秦更知孟夫子。一如许行,孟夫子是一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一切正如许行所问,他苏秦又何尝不是呢?想到随巢子,想到告子,想到稷下的其他许多士子,大家不都是一样的人吗?不都是一个个怀抱理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吗? 苏秦、匡章一路送至稷门之外十数里方才住脚。 苏秦拱手问道:“敢问夫子欲至何地?” 孟夫子望着远远的稷门,长叹一声,黯然神伤。 “回邹地。”公孙丑朗声接道。 孟夫子白他一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