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节 (第3/7页)
道的航空人才发去了邀请信,中国在前清时代就留法学习航空的人才中并不是每个都和秦国镛和伍世钟关系好的,也不过每个人都会去国民军空军处任职的,尽管秦国镛和伍世钟已经搜罗了大半部分,但还是给刘宝明剩下了好几个人,刘宝明就以这少数几个人为班底成立了空军处。 由于没有其他列强的航空部队学习对象,袁世凯和段祺瑞等人北洋高级将领可不迂腐,其他的学不到干脆就直接学国民军的空军处,所以这才陆军部下面弄出了一个空军处,连空军处的各个下设机构也和国民军空军处一样,连名字都是一摸一样的没有变换。 袁世凯花了大价钱从法国和德国分别采购了二十多家高德隆飞机和十多架鸽式飞机,然而一股脑的把这些飞机交给了刘宝明,要刘宝明在最短时间内培养出足够的飞行员来,为此刘宝明在南苑设立了航空学校,从北洋陆军中挑选合格之精英军人加于培训,为了保证飞行员的质量,段祺瑞特批各部队不得阻拦军人报考航空学校,一旦合格入选,原属部队必须放人。 刘宝明的本事是有的,没用两三个月的功夫就是培训了出了十几名的飞行员,并且给袁世凯做了一次飞行表演,对于飞行表演袁世凯相当满意,当天就是批准成立了第一航空联队,先辖一个中队。然后袁世凯在刘宝明的建议下,又一次向德国发去了订单,采购了三十多架的鸽式飞机,用于再组建两个中队。 北洋军虽然还没有系统的情报机构,但是相关的情报来源还是有的,虽然不知道知道国民军空军的详细情况,但是大体上的编制还是知道的,知道国民军的一个空军联队足足有四个中队,而且还分为了侦查,战斗,轰炸中队,更关键的是国民军并不是只有一个空军联队,而是足足有三个。为了不太过于落后对手,袁世凯花了大价钱继续采购飞机。 刘宝明等人通过试飞对比后,认为鸽式飞机是当今北洋最适合的选择,事实上除了鸽式和高德隆飞机外北洋空军也没有其他选择了。现今航空界发展还极其原始,真正成熟堪用的飞机型号就那么几个,而鸽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德军中自己也装备了百多架的鸽式飞机。至于向国民军空军中装备的专门战斗以及轰炸机根本就没有,现在的飞机统一都是侦察机,要空战的话,鸽式飞机的驾驶员只能用手枪,所以北洋军就算想要买战斗机或者轰炸机也没出买去,列强们自己都没有,而国民军显然是不会把飞机买个北洋的。 现在的国民军对飞机还处于一个保密阶段,对于战斗机和轰炸机保密的很严,连在国民军陆军部队中担任军事教官的曰`本人和美国人都难以摸清楚国民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第三百二十五章 第一次空战(一) 真正对国民军的轰炸机和战斗机有直观感受的就是当初苏南前线里挨过轰炸和航空机枪扫射的北洋军士兵们了,可是要他们说出天上给他们扔下炸弹的轰炸机和天上朝着他们扫射子弹的战斗机是个什么样的,他们是肯定说不出来的。 所以到现在,世人对国民军的战斗机以及轰炸机都还只是一个概念,比如可以投掷炸弹,比如飞机上有机枪。一些技术细节却是无从得知,更加不可能知道陈敬云为福州飞机制造厂特别提出来的凸轮联动射击机构了,外人根本就不知道国民军的空军部队已经装备了专门用于空战,可进行机头射击的d5a战斗机。 所以刘宝明所瞄准的目标也是苏南战事中的国民军空军部队,重点就是侦查。至于轰炸和用机枪对地扫射,这些飞机型号外国买不到,刘宝明只好尝试着自己改装,甚至干脆自己研发制造一款飞机。 但是碍于技术能力,承担训练和飞机组装,改造任何的南苑航校技术能力有限,不可能向福州飞机制造厂一样后面有着整个福州兵工厂这个重工业体系支撑着,单单是一个空中投掷的炸弹就让刘宝明头疼不已,他可没有其他的专业弹药兵工厂为他研制航空炸弹,最后不得不学老办法,直接在飞机上带手榴弹,临空直接用手扔下去。 而加装机枪也遇上了极大的麻烦,碍于飞机的结构问题,要加装机枪困难很大,和航空炸弹一样,刘宝明也没有一个专业的轻武器兵工厂为他改进研发航空机枪。所以尽管国民军和北洋军的飞机所装备的机枪都是以麦德森轻机枪为原型,但是国民军的飞机上装备的麦德森航空机枪是经过专门改进优化的,而北洋军勉强给一部分飞机搬上了麦德森轻机枪后,也只是经过简单的手工改动,并且只能学习当初国民军的d4系列飞机一样,把机枪放在后座上,让后座飞行员进行手动扫射,射击过程还得小心别把两侧的机翼撑架给扫中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总算是让刘宝明把一直航空部队折腾出来了,抡起技术水平和训练水平,他自问除了南边的国民军空军外,世界上再无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