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节 (第4/7页)
手!这的确,世界上加装机枪的空军就只有国民军和北洋军两家呢,其他的还停留在玩手枪的阶段。但是飞机在中国战场上的大出风头,列强们自然也是引起了注意,特别是得知国民军给飞机装上了机枪和炸弹后,更是给他们开创出了一条新思路,英国和德国以及法国都已经进行了相关的加装机枪和投弹的实验,对飞机较为注重的德国甚至已经给福克公司下达了研制任务,要求他们研制一种加装机枪的飞机,至于飞机投弹,德军没看上,他们现在的航空部队重心是飞艇,在他们看来飞艇的载弹量和航程等优势足以把飞机甩到地球的另一边。相反英国却是对用飞机进行投弹轰炸的模式极有兴趣,进行了相关的投弹试验后,已经着手研制专门的轰炸机。 这里,不管是学习国民军空军的北洋军空军,还是列强的闻风而动,他们对于飞机加装机枪的认识都出现了一个错误,那就是飞机上的机枪是用来进行对地扫射的,而不是用来进行空中格斗的。至于有这样的认识错误,那是因为国民军之前从来就没有用过机枪和敌人的空军进行过空中格斗,不是没有这样的能力,而是没有敌人,北洋军的空军还在组建中,去年的时候连影子都没有呢,让国民军到那里找空战对手去。 国民军最新型的d5a战斗机就是完全按照空中格斗的需求来设计的,机头射击的方式足以保证它优越的空战姓能。 不过这种认识错误很快就能够得到改变过来,只要国民军和北洋军的空军一打起来,国民军最新装备的d5a战斗机就会像痛打落水狗一样把北洋军的飞机给打下来,到时候飞机之间的空战就会正式出现人们的视野之中,并很快的进入到各[***]事统帅的视野当中,一旦空中战斗、地面轰炸这些观念大规模的普及起来,那么世界各国就会积极研制飞机,大规模装备飞机就会成为定局,届时世界上的第三军种空军就会正式加入到战争当中,战争将会进入地海空三位一体的时代。 如果国民军和北洋军的空军之争引起足够大的反响,那么在欧洲大陆上已经曰益严峻的军备竞赛当中就会加入空军,并在欧战爆发之前大规模装备飞机,在欧战爆发最初之时空军就会加入其中并发挥出巨大作用,使得飞机的大规模参加世界大战提前一到两年的时间。 对于自己的出现使得世界上出现一些小小的变化,陈敬云是心理有数的,同时也不会太过于注重,该来的总会来的。 北洋军空军处的成立第一航空联队后,又是陆续采购了一批鸽式飞机,并在刘宝明的主持下开始进口发动机,学习国民军的模式准备自造飞机,同时也对现有的进口飞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装,改装了一批加装机枪的飞机,然后加上那些没有改装的飞机一共组建了三个飞机中队。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陈敬云在南京重立国会并公开的宣布对袁世凯进行讨伐后,长江沿线局势紧张,这个时候袁世凯也是终于把这个筹备了将近一年的航空联队掉入苏南地区,准备让其进驻到江北为冯国璋的第二军提供空中支援。 袁世凯和段祺瑞对此是寄予厚望,希望这支花费了大价钱的组建起来的航空联队能够抵消国民军的空中优势,为苏南和皖南地区的北洋军提供空中支援,以及最为重要的空中情报支援。 前线的冯国璋对此是更为注重,早在北洋空军还没有南下之前,他就已经在江北地区修建了一个空军基地准备迎接空军的到来了,当北洋军到达之后,冯国璋更是亲自前往迎接,可见冯国璋对这支航空联队的看重。 去年苏南战事之事,冯国璋对国民军的空军可谓是影响深刻,国民军空军的轰炸和对敌扫射还好,最开始虽然因为没有防空经验而损失了惨重,尤其是重炮团更是被炸毁了好几门的重炮,但是有了被轰炸的经验后,北洋军采购了大批的麦德森轻机枪用于防空,甚至尝试了改装马克沁重机枪用于对空射击,现在冯国璋下属的第二军中已经配备了两个防空营,专门装备麦德森轻机枪和少数改装过的防空重机枪,用于保护军事重地,尤其是炮兵阵地免于国民军的空中轰炸。 但是空中侦查上却是让冯国璋更为无奈,从苏南战事到现在,只要天气许可,国民军的飞机几乎天天都会飞临北洋军的阵地的上空,虽然碍于北洋军可能存在的地面防空火力而不敢降低高度,但是也取得了大量的空中侦查情报,几乎让北洋军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国民军的视线之中。 而相对的北洋军却是对对岸的国民军调动所知不多,只能通过一些公开和潜伏在江南的探子来获知国民军的调动,而这样的情报获知方式来源太过有限,以至于到现在冯国璋都搞不清楚国民军在苏南和皖南的详细军力布置,所知道只是对岸的国民军一天比一天多,但是详细的调动他根本就不知道。 当陈敬云批准了参谋部的渡江作战计划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