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节 (第2/6页)
债的。 可以说,富商财团们如果要收购政斧手中的那些福州兵工厂企业,就等于是拿着真金白银去替政斧背上一大笔的债务,这福州兵工厂可不是什么普通企业,那可都是有连带责任的,股份亏了还得另外拿出钱去填,不是说股份不要了一扔就可以抽身而退的。 一旦把钱投入进去,而国民军能够赢的国内战争的话,这些军工企业的股份到时候就会变成优质资产,等福州兵工厂在发展几年把那数量庞大的欠款还掉的话,到时候手中的就是优质资产。但是风险同样很大,这么大一笔钱投下去,如果国民军失败了那可就打水漂了,不是每个人都对陈敬云对国民军有那么大信心的,就算国民军赢了,但是到时候国内战争结束后政斧如果说要息兵发展名声,福州兵工厂的订单势必会缩减,别说盈利了,到时候能不亏就不错了,所以陈敬云的推销福州兵工厂的计划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就算是陈敬云想要用华夏银行集资自己购买这些股票都不可能,华夏银行现在也是个空架子,把大多的钱都压在了那些军工企业上面,让他们继续拿出钱来的话,就只能给陈敬云印制纸币了,纸币印多了,那么华夏银行花费了两年时间建立起来的纸币体系就会功溃一旦。 华夏银行这两年经过大规模扩张,并且陈敬云为了扩大政治影响力以及扩充华夏银行的资本用以发展众多下属企业,主动邀请了部分大富豪进行注资,经过注资之后华夏银行的股权也分散了很多,陈敬云个人虽然还拥有高达百分之七十的股份,但是也有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分别被各大闽浙富豪所占据, 形成了以华夏银行为中心的财团,这个财团几乎控制了国民军体系内的所有大型重工企业,福州兵工厂以及福州兵工厂众多直属子公司,比如广州兵工厂,上海兵工厂,福州飞机制造厂,江南造船厂,马尾造船厂等,另外其他这两年内新出现的重工企业大多数也都是以前陈敬云用家族资本创办的,后来的扩张过程中虽然进行了诸多融资乃是引进外国资本合资,但是主要股权还是掌控在华夏银行手中比如福乐电气,东南钢铁公司,塔牌水泥,三石化工,太平洋航运公司,上海动力公司,福鼎纺织,哈德门烟草等众多企业。 第三百三十一章 冯国璋计划 除了陈敬云主导,以华夏银行为中心的财团外,闽浙商界的其他部分富豪家族也开始联合,成立了另外一家银行‘东南银行’其中联合起来后控股了福杭纺织公司等一大批的纺织企业,一度控制了浙江内的高达八成的生丝产量,并且对福杭纺织进行了大规模的增资,搞的后来就连当初陈敬云主导发起的福杭纺织企业都被东南银行控股,华夏银行最后只剩下百分之八的福杭纺织公司的股份而已。同时上海苏南地区也涌现了一批类似财团的机构,这些类似财团虽然还不如有着陈敬云乃至整个国民军鼎力支撑的华夏银行,但是实力也在急速扩张当中。 经过了融资扩张后,华夏银行规模膨胀不少,除了抽调资金用以各控股企业的发展外,在各主要城市都是开始了分行,并且推行纸币计划。华夏银行发行的纸币的正式名称为华元,既符合了中华的含义,同时也符合了华夏银行自然的名称,纸币一共分为六种,分别是一分、五分、一角、五角、一元。一元纸币就克等值兑换一元华夏银行发行的一元币值银币,采用的也就是所谓的银本位。 华夏银行用自身的现银资本以及通过贷款而获得的数千万美元为初始本金,适当的放大比例后进行纸币的发行。为了纸币的推广,临时政斧已经决定把部分商业税收改为只收华元纸币,同时军人和公务员的薪资也采用纸币来发,其他一些对内采购也是用纸币,真金白银的花销只用于进口和对国内其他尚未控制地区的采购。 为了给政斧交税,商家们就不得不把现银存入华夏银行内换取纸币,如此一来,华夏银行的白银储量快速攀升,有了充足的白银储量后,又能发行更多的纸币,随着临时政斧一步一步的用行政手段推行纸币,最后在内部经济体系当中形成纸币体系。 现在的华夏银行最重要的任务和职能就是充当中央银行发行纸币和临时垫付政斧的花销,而他自身剩余的空余资金并不多,所以要用来花费巨资收购福州兵工厂手中的国有股份是不可能的事情。 推销福州兵工厂国有股份的计划失败后,陈敬云也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尽管现在政斧还控制着福州兵工厂的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但是福州兵工厂的运营体系已经完全是股份制,哪怕是政斧也不能打白条后就从福州兵工厂拉走军火。同样的福州飞机制造厂也是如此,它也需要资金来完成生产线的建设,设备的增购,来进行新式飞机的研发。空军处要是不给钱的话,单凭福州飞机制造厂自身的资金是无法来完成一个新机型的研发工作的,要研制飞机可以,空军处得先和福州飞机制造厂签订意向合同,拔去前期的研发资金,然后福州飞机制造厂拿了钱就开始研发工作,研发成功后再采购。 而现在空军处的经费也很紧张,那不出太多的钱来支持前期费用,所以伍世钟这才对陈敬云面露难色。 陈敬云也是有些为难,他手里握着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