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0节 (第4/7页)
会用真金白银的,只能是采用国家债卷偿付或者是用华夏银行的纸币支付,加上发布的铁路建设债券所筹集的款项,足以让共和政斧在铁路公司上占据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股份。而分公司的任命权上,中国坚持要求分公司的人选必须是中国人担任,哪怕这个中国人实际上是各家洋行财团的职员,但是他的国籍必须是中国,另外在分公司的董事会中要求根据股票份额占据百分之三十的人选,而相当一部分的中高层职位上也需要有中国人担任。 至于运营权的时间,五十年是肯定不行的,就算是三十年也是难以承受的,外国想要得到三十年的运营权还必须在其他方面做出牺牲,比如铁路工程必须采用中国所产的铁轨。 这样一来就回到了中国方面所提出的最为坚持的条件,中国的钢梯企业必须获得这两条铁路的最少一半铁轨用量,并且对于剩余铁轨的招标上中国钢铁企业也拥有优先权,相同价格和质量的前提下,必须优先采购中国钢铁企业的铁轨。 铁路和钢铁这两个几乎是相互共生的产业,尤其是在近代钢铁行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除了炼钢技术的发展后更重要的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大规模修筑铁路,比如美国那发达的铁路网几乎支撑了近代美国钢铁行业的发展。 在非战争时代,基础建设永远是钢铁行业的最大市场,而在这个年代中,中国的所谓的基础建设也就是铁路,至于后世中的最重要的房地产市场现在还没有形成规模,钢筋水泥建筑还不是太普遍,加上价格昂贵也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的。 在陈敬云勾勒的中国未来重工业体系中,钢铁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以东南钢铁公司为核心的钢铁企业将会支撑起中国重工业的基础。 现阶段而言,东南钢铁公司在福州的工厂已经小规模投产,虽然还远没有达到设计规模,只能生产十三万吨生铁、八万吨钢材,连设计产量的三分之一都没有达到。这个是因为国民军占据苏南后,陈敬云并不打算继续在福州发展太大规模的钢铁工业,暂停了东南钢铁厂在福州的建设,而是把后期工程放在了上海。但是这已经是足以满足国民军体系下的诸多兵工厂的普通钢材需求,毕竟国民军体系下的军工企业大概也就那么几个,一个是福州兵工厂,一个是福州飞机制造厂,一个是马尾船厂,一个是江南船厂!其中福州飞机制造厂的钢材需求是很小的,马尾船厂和江南船厂是需求众多的钢材,这一年连续建造了众多民船,也消耗了相当多了一部分东南钢铁公司的普通钢材产量,但是对于军舰用钢东南钢铁公司却是没办法满足。至于福州兵工厂则是东南钢铁的最大用户了,福州兵工厂拥有众多下属工厂,尽管诸多产业已经被拆分,比如两个造船厂已经剥离了、飞机制造厂也读力了出来,另外他们的化工部门即火药厂联合了其他几个兵工厂的化工部门联合组建了一个新化工企业读力出来。福州兵工厂几乎在兼并着众多产业的同时也在进行拆分,最后以福州兵工厂的下属各部门组建并构架了这年代极为基础但是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福州兵工厂尽管众多部门已经被拆分,只保留核心的武器制造和弹药生产,比如火炮、枪支、弹药。但是现在的福州兵工厂任旧是极为庞大的军工企业,在福州拥有火炮分厂、枪支分厂、枪弹分厂、炮弹分厂。另外还拥有四家嫡属分兵工厂,广州兵工厂、上海兵工厂、南京兵工厂、南昌兵工厂。这些分工厂中的广州、南京、南昌三家兵工厂只拥有少数生产能力,只能批量生产弹药,以及维修步枪火炮的能力,但是缺乏制造步枪火炮的能力,不过上海兵工厂却是个例外,由于海军方面的重资投入并希望把上海兵工厂打造成为海军专属兵工厂,使得上海兵工厂大力发展,而且现在已经把步枪、机枪、子弹等陆军所用的生产线逐步向南京兵工厂转移,自身则是专注于海军武器弹药的研发和生产,比如海军舰炮以及舰炮的大口径弹药以及鱼雷等兵器。 实际上从头到尾福州兵工厂就不能算是一个标准的企业,尽管陈敬云利用各种手段把福州兵工厂进行了商业化,但是这个商业化也只是被华夏银行所掌控,而不管是华夏银行手里的股份还是共和政斧的国有股份,都是陈敬云说了算,所以说这个福州兵工厂基本上就算是一个商业化的国有企业,不然也不会因为陈敬云的一句令下就不断进行整合和拆分,用自身下属的众多部门打造出整个重工体系来。 尽管现在的福州兵工厂只剩下核心部门,但是他的钢材需求任旧是最大的,几乎消耗了近半的东南钢铁的产量。 但是福州兵工厂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