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_第16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1节 (第5/7页)

很大,而随着江北战役的结束,国民军下一步将会向各个方向大进军,包括苏北、皖北、湖北、湖南等方向。为了更有效的指挥部队作战,就很有必要对各军的所辖部队进行新一轮的调整,把战斗力完好的送上前线,把受损极大的比如第五混成旅,第八师这些部队暂时撤下来休整。

    除了固有部队的调整外,陈敬云也已经责令参谋部进行两个师的组建和五个混成旅的组建,除了补充新兵外,也要利用投诚的北洋军,甚至武器装备上很大一部分都是直接使用缴获自北洋军的武器装备,当然按照国民军收纳降军的惯例,是不会把这些投降士兵和低级军官读力组编的,而是会打散了编入其他部队,扩编的话就是直接从原部队中成建制的抽调部分部队组建新的部队。

    打算新组建的两个师为第二十一师、第二十二师,这个番号之所以和原有的国民军十一个师有所差别,是因为第十二师到第二十师的番号都已经给了滇军和桂军,混成旅番号也是如此,从第五混成旅到第十三混成旅的番号都是滇军和桂军占了去,国民军新成立的混成旅番号都是从第十四混成旅算起的。

    组建的这两个师暂时用缴获自北洋的武器装备,步枪使用88式步枪和汉阳造为主,国民军在这次的江北战役中,可是缴获了大量的88式步枪和汉阳造,装备两个师半点问题没有,甚至扩编的那些混成旅也会使用88式步枪和汉阳造。手枪就难了些,都是直接使用北洋军原有的各式手枪。

    轻重机枪里头重机枪还一点,北洋军装备的机枪和国民军装备的mg99、01、08各式机枪有所差别,他们用的是哈奇开斯、曰造三十八年式、营造马克沁,尽管后勤不通用,但是前线战事紧张国民军的重机枪也损失了不少,前线部队一般缴获了重机枪还有都是直接使用的。但是为了避免后勤上的麻烦后,后勤部打算把这些缴获的重机枪从各部队中收上来,然后单独配属给第二十一师、第二十二师使用。轻机枪的情况更糟糕,因为北洋军和国民军一样,用的都是麦德森轻机枪,下面的部队缴获了这些轻机枪后都是直接填补战斗损失,后勤部想收都是收不上来,无奈之下只能是慢慢等福州兵工厂生产了。

    重武器方面,迫击炮得重新装备但是福州兵工厂的产量有限,而国民军又历尽数次大战后装备的损耗不小,迫击炮的产能一时间是无法给这两个师进行迫击炮的补充了,所以只能是从其他部队调过去一小部分,要想满编是不可能的,但是一个营给个两门迫击炮还是可以办到的。

    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军调整

    相对于轻重机枪以及迫击炮的短缺,师属火炮方面则是好解决的多,国民军在这数个月的战斗中轻武器虽然损失不小,其中的步枪、轻机枪乃至重机枪以及迫击炮都损失很大,但是由于国民军一直都是出于主动进攻的状态,这样就导致了靠近前线的各种武器损失较大,而在后方进行炮火支援的炮兵部队却是没有太大的损失,除了第五混成旅在明光战败溃逃损失了多门山炮外,其他部队的炮兵部队基本上损失不大,偶尔有火炮被北洋军的炮火压制摧毁,但是也至少少数几门而已。

    由于自身的火炮在战斗中损失不大,加上国民军在战胜北洋军后又缴获了相当多的北洋军火炮,所以就导致国民军现在拥有的火炮数量比起战前来要多出了很多。再者有着国民军和北洋军之间的武器具有很大的相通姓,不管是步枪中的88式,汉阳造还是麦德森轻机枪双方都大量装备,其中的炮兵力量更是如此。

    大家所装备的都是差不多的火炮,连口径都是统一标准,包括了德国克虏伯火炮,曰造火炮等,就连国民军从美国购进的火炮也是和克虏伯以及曰造火炮差不多的,所以说双方在缴获了对方的火炮后一半都是用上。

    这样就导致了很多国民军前线部队在缴获了北洋军的火炮后,就直接编入了炮兵部队补充损失。

    除了新建这两个师外,国民军还继续组建混成旅,而且组建混成旅的模式依旧延续以前的例子,那就是直接从其他部队中成建制的抽调部队组建混成旅,而原部队的缺额则是由新兵补充,现在一下子就扩编五个混成旅的话虽然会影响到前线部队的战斗力,但是为了扩编更多的部队,这种损失陈敬云认为是可以承受的。

    只是部队虽然大规模扩编了,但是部队的战斗力也在慢慢下降,尤其是重武器的分散让国民军主力师的炮兵团都是开始缺少火炮了。

    纵然现在国民军的火炮数量比战前总量上增加了几十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