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1节 (第6/7页)
但是扩编部队的步子跨的太大,就造成了和北洋军类似的情况,那就是各部队的平均火炮数量在下降。以第三师为例子,原本是满编的三十六门火炮,然而在广州的时候就被抽调了两个炮兵连到第一混成旅,到了苏南好不容易补充了一个炮兵连后,但是不久又是被抽调了走了两个炮兵连到第十八混成旅,导致第三师在渡江之前就只有两个营总数二十四门的火炮,后续在泰州也缴获了几门火炮,但是一直没能恢复到完整编制。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第二师、第七师、警卫师,这三支部队都在前段时间被抽调走了至少两个炮兵连用于支持混成旅的扩编,这样就导致了国民军的部分主力师炮兵力量正在萎缩,从满编的三十六门下降到只有两个营二十四门左右。 而这一次虽然得到了不少火炮的战利品,但是又因为第二十师、第二十一师以及五个混成旅的扩编,使得这些火炮也不能够全部补充到原有的主力师当中。 所以说现在的国民军总兵力虽然大幅度增加,火炮数量也在增加,但是平均炮火水平却在下降。 当然了,这样的情况不但出现在国民军当中,北洋军里也同样如此,甚至更严重一些,要知道北洋军前后可已经是损失了至少上百门的火炮,虽然通过大量的外购补充了一部分的损失但是也无法做到让前线部队满编的,那些新成立的混成旅一个炮兵连都很难补充上。 陈敬云要新建两个师和五个混成旅,除了扩大国民军的总兵力外,对于国民军内部的将领来说,则是代表着更多的晋升机会,两个师长和五个混成旅就是七个少将的位置,然后还有一大批团长、营长之类的中级军官职位,这对于那些在前期战事中立下了功劳的军官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晋升位置了。 而随着国民军的编制扩大,陈敬云也是透出了口风还会新成立两个军指挥部,而这代表着什么,这就是代表着国民军中会多出两个中将军长的位置,这种位置那些少将师长们可是个个都翘首以盼呢。 而陈敬云也没有让他们久等,等参谋部把新组建两个师,扩编五个混成旅的扩军计划下发给各将领的时候,陈敬云就是当场宣布了成立第七军指挥部、第八军指挥部的命令,并任命了原第三军军长林肇民中将为第七军军长,而第三军军长的职位将由在泰州战役中立下功劳的徐离善接任,同时晋升为中将。第八军军长将由第六师师长李连阳担任,同时晋升李连阳为中将。 “下一阶段我军的作战方向是在苏北、皖北、湖北、湖南等地区。为了更好的执行下一步作战计划,遵照总统之指示,参谋部已经制定计划对各军所辖部队进行调整并给出作战范围!”沈纲在陈敬云的示意中,已经是走上了前台宣读着陈敬云亲自定下的最新命令。 这份命令除了下达各军后续的作战范围内,也对各军所辖的部队做出了一轮调整,毕竟之前各军所辖的部队都是根据之前局势所安排的,国民军的军级指挥部可不是固定编制,而是随时变化的,比如第一军在江北战役中所辖的部队一度高达四个师加两个混成旅,甚至后续警卫师、读力骑兵团、读力炮兵团也加入到了第一军的序列之下,而同时的第三军现在只辖了一个第三师和第十八混成旅而已,原本部署在上海的第十一师已经脱离了第三军的建制。 国民军的军指挥部下辖的各部队都是根据各个战线来安排的,所以随着国民军进行新一轮的作战计划,那么各军所辖的部队也是会随时发生变化的,比如第三军要进攻淮安,攻占清江浦和威胁徐州,所以这一次是把第七师给调过去清江浦地区,纳入了第三军的指挥下。 而未来将负责津浦线,包括蚌埠方向作战的第一军除了原有的四个师编制外,又把第九师这个绝对主力调到了第一军里头,可谓是大大加强了第一军的实力。 随着制定了作战计划后,陈敬云又是宣布晋升沈纲为上将军衔。 虽然沈纲之前已经预料到会有这个事情,但是真正到了今天后,沈纲还是激动无比,这可是陈敬云授予的第一个上将军衔啊,这代表着什么,就是代表着他沈纲就是国民军中的第一人。 至于陈敬云,虽然他自己继续标榜为军人,还自封了元帅军衔,但是实际上很多人都已经不把他当成军人,而是把他当成了和孙文,袁世凯一样的政治人物了。所以沈纲也是很自觉的把陈敬云的元帅军衔给忽略了过去,至于南京共和政斧中的另外两个上将,唐继尧和陆荣廷,他们和国民军说白了就是合作关系,可没有什么嫡属关系,所以说到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