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_第16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2节 (第4/6页)

水准。如此情况下要像挡住第一军的进攻是很困难的事情。

    更不要说国民军在津浦线上除了一个第一军外,还有一个第二军呢。第二军在之前的历次作战中第二军下属的各师损失不小,第八师和第五混成旅都必须需要休整,丧失了短时间内大规模进攻的能力,而身为第二军主力的第九师也被调到第一军参与前线作战,所以位于第一军之后担任预备队姓质的第二军虽然下辖第五师、第八师和第五混成旅,但是第五混成旅还留在了江北,而第八师则是留在了滁州休整,只有一个第五师抵达北上到了明光担任第一军的预备队。

    尽管第二军下属的两支部队在休整,但是关键时刻也是能够来出来继续作战的,所以津浦线上的国民军继续保持了兵力上的优势。

    如此兵力和火力上的优势要是还拿不下来蚌埠的话,那么陈敬云就要考虑是不是要把李继民撤下来了。

    李继民现在可谓是意气风发了,李继民在前段时期的军衔和职位是很尴尬的,他是有着中将的军衔,但是却一直就任第一师的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国民军中唯一一个中将师长,后来好不容易等到沈纲调到了参谋部任职参谋部总长后,他李继民才是名正言顺的提上来就任第一军的军长,后续又是率领第一军所辖的第一师和第四师以及后续增援的第十六混成旅、第十七混成旅在江北以及滁州西线进行作战,力敌唐天喜的第十师、于有福的第二混成旅、靳云鹏的第五师大半兵力。

    后续的作战中立功不下,并在乌衣镇和第九师一起配合包围歼灭了潘矩楹第二十师残部,迫使潘矩楹投降,并且还在历次作战中杀伤了北洋军第二混成旅和第五师以及第十师一部分兵力。尽管这数个月的战事中李继民的风头没有沈纲那么响亮,也没有和徐离善那样一鸣惊人,也不想左玉刚那样力缆狂澜,但是他稳扎稳打的做派也是为国民军在江北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想当初唐天喜第十师从滁州西进的时候,国民军一大票将领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重演当初镇江之败。要知道去年镇江之战中,第一师可是在唐天喜的手中吃了个大跟头,直接导致当时的第一师师长陈卫华被撤职,时间过去了一年半后的今天陈卫华都没能重新爬上来。当时时任第一师师长的李继民却是挡住了,尽管当时的第一师面对齐装满员的唐天喜第十师处于兵力劣势,但是李继民却是成功的挡住了唐天喜的西进步伐,成功掩护了第二军在巢湖的军事行军。正是当初有了这份战功,后续沈纲调任到参谋部任职参谋部总长的时候陈敬云才会把他提起来任职第一军军长。

    而任职第一军军长后,李继民也是没让陈敬云失望,牢牢的牵制住了唐天喜的第十师和第二混成旅以及江北的第五师,保证了第二军进攻合肥时没有后顾之忧。等到拿下合肥后,他又是积极配合其他部队发起猛攻,最后和其他各部队一起奠定了江北战役的胜利。

    虽然说李继民在数个月的战役中没有出很大的风头,但是他的功劳却是有的,所以在后续的津浦线作战中,陈敬云就用第一军担任主力,并把第九师调给了第一军。如此安排也自然就是让李继民获得蚌埠战役的指挥权。如果说陈敬云不信任他的话,那么陈敬云就会让袁方的第二军指挥部去指挥这个战役,要知道国民军的军指挥部可是单纯的战役指挥部,要指挥作战的话直接编入各部队就可以了,让袁方指挥的话完全就可以把第一军的几个主力师调到第二军下辖。

    但是陈敬云没有这样做,说明他还是信任李继民的指挥能力的。

    能够混到今天这个地位的李继民自然对这里头的弯弯绕绕清楚的很,明白自己此时身上担负的重要责任,更加明白现在这个时候就是到目前为止自己最风光的时候。只要蚌埠这场仗大好了,下一步进攻徐州乃至继续北上的战役也可能会交给自己指挥,到时候他李继民在国民军中足以和沈纲相提并论。

    怀着如此心思,十一月十五号抵达蚌埠之后,李继民就是指挥部队迅速发起了进攻!

    他要在寒冬来临之前打到徐州乃至山东去,彻底实现参谋部对于今年寒冬来临之前占领江苏和安徽的战略构想。

    十一月的天气在南方诸省中虽然还保持着温热凉爽的天气,但是在北方地区气温已经慢慢降低,自从立冬过后蚌埠、徐州这些地区晚上的气温也变得很低了,国民军后勤部已经是开始给靠近北方作战的部队优先配发冬装了。

    现在天气只是凉爽还好,但是随着时间继续过去,而且随着国民军继续北上的话,那么寒冬大雪天气就会对国民军的行动造成相当大的麻烦,到时北洋军也能够利用寒冷的天气为防守增加一定的筹码。

    所以参谋部内是早已经有了预备方案,那就是希望在大雪天气来临之前尽量的把战线往北推进,最好是占领徐州,而天气真正到了大雪飞扬的时候,那么国民军就是暂停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