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6节 (第4/7页)
敬云才打算把第十一师派往广东。 在乘船奔赴广东之前,第十一师率先根据陆军整编方案完成了整编,而这个整编都是直接从苏南地区的其他部队,也就是第八师、第二十一师中抽调现成的装备和人员,以求让第十一师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短短半个月内第十一师就是成为了国民军当中第一支完成1915年步兵师编制的部队。 由于是预备在南方山区作战,所以第十一师是根据整编师中的轻装师标准进行整编,也就是所谓的驮马制,原有的两个野炮营以及一个山炮营被调整为三个山炮营,其中一个为曰制十七倍山炮营,剩下的两个都是自产的十四倍山炮营。这两款火炮的重量都只有五百五十公斤,其中自然是以曰制41式山炮最好,不过这种山炮国民军中没有太多,一共也只有七十多门,刚好编成了六个营,给六个轻装师各分配一个就刚刚好。而国民军的大量七十五毫米山炮则是进口和自产以及缴获的十四倍的山炮,这里头包括德造的,曰造的,然后还有这两年福州兵工厂自己大量赶工出来的1912年式75毫米14倍口径火炮,这些14倍山炮才是目前国民军中的山炮主力,一共有着将近三十个营。除了七十五毫米山炮外,另外还有两个营的六十毫米山炮,缴获而来的五十七毫米山炮五个营,这些全部加起来才构成了国民军中的山炮兵部队。 第十一师率先完成1915新型编制后,就是立即奔赴广东,至于第十一师到了广东之后陆荣廷会怎么想那就不是陈敬云需要在意的问题了。 因为除了第十一师外,陈敬云还往湖南和湖北以及河南都派遣了大量的国民军部队,北洋降军的曹锟所部第三十师被派往了岳阳,随时可奔赴长沙。 保定的第二十六混成旅被派往了张家口,同时驻扎燕京的国民军主力第一师也奔赴了石家庄,原本在山东参加青岛战役的第九师则是回防燕京,并随时可增援山西。 除了山西北部外,在山西的南部地区国民军的第十七混成旅和第二十混成旅也已经是陆续靠近了山西省境。 国民军的这副姿态已经是说明了准备解决山西阎锡山了。 “要解决我[***]阀割据问题,就必须彻底消灭西南驻军阀以及山西军阀!而这些军阀中,极有可能和当年我们和唐继尧以及陆荣廷他们一样,达成了某种协定,毕竟唇亡齿寒这个道理他们应该也是明白的,所以说,假如我们要军事上解决军阀割据问题,那么就必须做好和这些军阀全面开战的准备。”沈纲一如既往的用着沉静的语气向陈敬云解说着参谋部的作战计划。 沈纲道:“根据各方面汇集的情报来看,占据云南和贵州以及西川南部地区的唐继尧手下的部队已经膨胀到至少二十万人,滇军除了在四川内驻扎了重兵和四川段芝贵进行争夺外,在贵州以及湖北也驻扎了相当多的一部分兵力。滇军参加战事频多,战斗经验丰富,虽然武器装备不强,但是战斗力在的西南驻军阀部队中算得上中等。 同样在四川的段芝贵据信已经整合了四川原有的诸多小军阀目前控制了渝城和成都两处要地,其所部目前大约在十万人左右。但是他属下的部队两极化严重,其嫡系为原北洋军第二师以及第六师的部队,大约在三万人左右,这部分嫡系保持了相当多的重火力,如果我军要进攻四川的话,那么这一部分段芝贵的嫡系力量将会是我们的主要对手。而剩下的旁系部队则是为原为四川各地小军阀的部队,质量上参差不齐,装备极差!” “西南三军阀中,陆荣廷的部队数量一直都比较稳定,如今大约保有八万到十万人的数量,半数部署在湖南,半数部署在广西。桂军的装备比滇军要略逊一筹,士兵素质两者上相差不多,以参谋部诸多同僚的统一意见,单单对付桂军的话,我军只要投入两个师就能够取得局部优势,投入三个师以上就能够取得战略优势。 这三家的力量都不弱,联合起来的话我军虽然能够保持一定的优势,但是要想迅速取胜的话也有着一定的困难,除了兵力上的差别外,更重要的是西南地区多山,交通不便,尽管粤汉铁路已经完成大半,我军从湖北武汉进驻长沙问题不大,但是离开了粤汉铁路后继续向西南方向进攻,那么我军拥有的大量野炮部队就很难进行机动为前线步兵进行炮火支援。由于不能迅速机动,那么快速解决战斗也就成为了难点。 为此,参谋部的建议是在面对西南三军阀中,前期采取小幅度进攻,吸引敌军主动兵力汇集到湖南、湖北、广东一线,而我军则是进行避免进行大范围的迂回机动,如有必要,一定程度上前期可暂时放弃部分地区,对敌军前线部队不断施加压力迫使敌军不断增兵,时机来临时迅速的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击溃敌军主力!一言之则是诱使敌军和我军进行战略决战,届时充分发挥我军之重火力优势,一战定胜负!” 陈敬云听罢也是点点头,参谋部的战略构想还是相当实际的,考虑到了国民军进军西南的最大障碍并不是西南驻多军阀本身,而是西南地区那糟糕无比的地形。西南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